政治课题验收材料6——高中思想政治易混知识图表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经济生活部分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1.货币的流通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
12.信用工具、? 信用卡
13.电子货币、信用卡
14.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15.支票、汇票
16.支票、汇票、信用卡
17.信用、信贷
18.主币辅币货币流通规律
22.我国的汇率制度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6.需求、需要
7.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经济规律、价值规律
9.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名义收入与实际收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4. 恩格尔函数、基尼函数
5. 物价水平、消费水平
6. 绿色消费、循环经济
7. 消费结构、支出结构
8、产业化经营、新型工业化
9.城镇化、城市化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公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20.固定工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21.创利、创收、创税、创汇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第十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革命与改革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社会指标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走出去国际竞争力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与古代对外贸易国家的本质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人民当家作主法治与人治
民主决策的方式基层民主形式民主监督的方式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法治国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会人民代表大会与会我国国体体
、政治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与国家主席职权
8.议会制国家、议会制度
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政协职能、国家职能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及经济特区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1.外事权和外交权
2. 国家主权、国家利益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原则
4.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
5.主权国家、国家、国度
6.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
7.安全问题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问题、发展问题
我国外交政策
战争、和平
4.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5.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样化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文化与文明
5.主流文化、亚文化
6.文化结构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传统文化?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文化景观文化区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哲学具体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动静止运动变化发展
规律定律规则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真理与规律
认识意识运动变化发展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第九课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学说、矛盾分析法
2.联系、发展、矛盾三者的关系
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神奇的货币
2.商品、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 区别 1、
2、
3、历史范畴 1、
2、
3、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 1、
2、
3、历史范畴 1、
2、
3、? 1、
2、
3、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货币产生前)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货币产生以后)
4.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
区别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定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特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表现关系 自然属性,表现的是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属性,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否特有 不是商品所特有的 是商品特有的,是本质属性 联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商品经济
比 较 商品交换 商品生产 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 产 生 时 间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次大分工 含义 是物与物相交换,实质是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与劳动的交换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产生过程是:
偶然的物物交换
次数增多、交换频繁
扩大的物物交换
出现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出现了货币
商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