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整理23.第十章 第四节 失荣.ppt

发布:2017-01-31约小于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失荣 概述 一、定义:失荣是以症状命名的(中医闻状包括西医指的部分体征),是指发于劲部或耳之前后的岩证,因其患病之后。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状如树木之枝枯皮焦,失去荣华,所以称为失荣。相当于西医所指的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 二、特点:颈部肿块,坚硬如石,迅速消瘦。 三、文献: 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统其疏过五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日失精”。 病因病机 一、强调情志致病。形成痰瘀。 二、注意颈部为少阳、阳明之经所过。所以痰瘀凝结少阳、阳明。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的发展,症状的改变,可分三期辨证,即初中后期。 一、初期:局部在颈部的一侧或耳前,耳后的部位,起一单发肿块,形如栗,顶突根深,按之石硬 ,推之不移患处皮色不变,全身既不发热 ,又不疼痛,一般多地属象。(自觉症状缺如) 中期 :局部半载一年,肿块逐渐长大,呈结节状,按之高低不平,并侵及周围组织,固定而推之更不能移动。若表面出现紫色斑点,不久即欲溃烂。全身:隐隐作痛,形体消瘦。 后期:局部:若溃破之后,大多只流血水或疮口出血如喷射状而无脓液,其味臭秽。虽腐溃而坚硬不消,相反愈肿愈坚,疮口渐大,凹凸不平,形如岩石。也有个别属兼感风热之邪,有肿处显现红肿热痛,溃破出脓,且全身发热等,应注意与颈痈鉴别。 辨证治疗 内治 1、初期:常为肝郁痰凝、痰瘀事结。 治法:肝郁化痰 活血教结 方药:开郁散土《洞天奥旨》 2、中期:毒聚正哀。 治法:益气养荣疏肝散结 方药:和荣散坚丸《金鉴》 3、后期:常气血败 治法:重调补气血衰败 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金鉴》 外治 1、未溃:用阳和解凝膏+黑退消 或术膏掺阿魏粉外贴 出现紫斑时可改用红灵丹油膏或冲和膏阿魏,消积杀虫。可治痢瘕痞块。 2、已溃:海浮散贴生肌玉红膏,溃烂处出血不止,可用棉花蘸桃花散紧塞疮口,并力包扎。 可采用放射,早期较敏感。注意本病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