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酶和atp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胞内ATP与ADP的含量很少且保持相对稳定; ATP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和两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的是高能磷酸键; 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可使ATP与ADP进行快速转化。 (1) 试管编号 A B 实验步骤 1 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加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 2 5滴猪肝研磨液 5滴猪肝研磨液 3 0.5 mL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0.5 mL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 4 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 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 在适宜条件下,增加酶量(或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缩短酶促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故图①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图②中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底物逐渐减少,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可以用图③表示; 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催化效率高,故若图②中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酶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与pH=b时相比,pH=a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 pH=c时酶失活,但H2O2不稳定,在过氧化氢酶失活时,H2O2仍能分解,e点不为0; 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变,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d点右移; 增加H2O2量,e点上移,d点右移。 课前基础·简要回顾 课堂考点·一站突破 学科特色·专项培优 课后提能·综合演练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生物 结束 第一讲 酶和ATP 课前基础·简要回顾 课堂考点·一站突破 学科特色·专项培优 课后提能·综合演练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结束 生物 第一讲 酶和ATP 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来源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作用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温度影响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作用场所 有机物(大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蛋白质 化学本质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产生场所 正确理解 错误说法 项目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细胞核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线粒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叶绿体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消耗ATP:一些需能反应 细胞质 基质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膜 常见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A项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 ATP水解一般是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也就是c键; 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可使ATP与ADP进行快速转化。 夜间有O2存在时,ATP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课前基础·简要回顾 课堂考点·一站突破 学科特色·专项培优 课后提能·综合演练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生物 结束 第一讲 酶和ATP 课前基础·简要回顾 课堂考点·一站突破 学科特色·专项培优 课后提能·综合演练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结束 生物 第一讲 酶和AT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