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曙光医院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肖龙
目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
C
1
o
n
2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t
e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
n
3
t
s 4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证据
5 小结与展望
目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
C
1
o
n
2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t
e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
n
3
t
s 4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证据
5 小结与展望
1.1慢性心衰的概念和流行病学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
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
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一
组复杂临床病症群。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静脉淤血。
死亡率极高。
1.1 慢性心衰的概念和流行病学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 《201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心力衰竭患者450万 ,高血压患
者2.7亿,脑卒中患者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50万。
*据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 AHA) 的报告:1 /9的死亡患者包含心衰。5年病死率约为50% ,10年上升至
90%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1.2 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
心肌死亡(坏死、凋亡、自噬等)的发生。
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重症心肌炎等
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
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
判断慢性心衰程度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BNP B型尿钠肽
指标
LVEF 左心射血分数
……
NT-proBNP N末端脑钠肽前体
1.3 慢性心衰的治疗现状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常见药物为:
药物 适应症 推荐类别证据水平 代表药物
利尿剂 有体液潴留证据所有心衰患者均应给与利尿剂 I类,C级 袢利尿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