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1.ppt
;概述
;中国老年人的绝对数是世界第一位的,近年
来我国老年人均以高于3.2%的速度增长。
据199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
人约为1.1亿,占总人口9.5%。估计到目前
为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到达1.3亿,占全
国人口的10%,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患有许多慢性疾病,他们自然比任何
其他年岁的人使用更多的药物。老年人的生
理储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通过药
物和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压
力,往往呈相加状态。
;因为与年龄相关的药效学的变化,药物的效果
在老年病人可以是增加的或是降低的。因为与
年龄相关的药代动力学的改变,药物在血浆和
组织的浓度往往在老年人中是增加的,需要作
剂量调整。
老年病人比年轻病人对药物不良反响、药物与
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更为敏感。
这些反响在发作频率和程度上都和年轻病人不一
样,而且耐受较差。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1、吸收:
①胃粘膜萎缩,胃酸降低
②胃肠血流下降
③胃肠道吸收外表积因细胞减少而下降
④胃肠排空减慢
以上因素造成药物吸收下降,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响;2、分布:
老年人脂肪占体重比例增加,对脂溶性药物
影响较大,显示脂溶性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
如安定等。对水溶性药物相对说来影响较小。
;身体组分与功能的变化;3、血浆蛋白结合:
老年人血浆蛋白减少,与血浆蛋白结合
率高的药物游离血药浓度升高,药物作用增
强。如华法林等。
;4、排泄:;5、代谢:;老化对药物分布的影响;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老化对药物效应的影响〔1〕;2、对心血管系统药物反响性
①心脏传导减慢或阻滞,对β-阻滞剂等对心
脏有传导抑制作用药物应减量。
?②动脉血管硬化,脉压增大,易出现体位性低
血压及高血压时易出血。
??③低钾:低蛋白血症及心肌损害,易出现地高
辛中毒。
;;3、对糖皮质激素、降血糖药物的反响:
??①应用糖皮质激素时不良反响增加:如出血、骨质
疏松、白内障等。
???②应用胰岛素,特别是长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
时,易致低血糖,多与进食少,药物过量或未按
时进食有关。
详见表7;;药物不良反响
;1、?药物-疾病互相作用
;临床情况的恶化可考虑为疾病相关的而
不是医源性的,导致诊断更加困难。
这些问题可以选择更加平安的替代药而
得以防止。;重要的药物-疾病互相作用〔1〕;重要的药物-疾病互相作用〔2〕;2、药物-药物互相作用;地高辛经常用于老年人;所以必须对该药
认真注意,例如奎尼丁、胺碘酮和维拉帕
米能降低地高辛得从肾脏廓清。
在老年人因为心脏病、低血钾症和慢性阻
塞性肺病的高发病率,也增加洋地黄中毒
得危险性。
;重要的药物-药物互相作用举例〔药代动力学互相作用〕;重要的药物-药物互相作用举例〔药效学的互相作用〕;重要的药物-药物互相作用举例〔药效学的互相作用〕;老年人用药原那么
;1、用药种类不能过多,治疗方案尽量简化,个体化
2、由低剂量开始治疗,防止长期用药
3、不易服用缓释制剂
4、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老年人常用药物
;1、硝酸酯类:如消心痛、易顺脉、异乐定等,易出
现耐药性及反跳现象。
预防耐药措施包括:
①保证每日10小时以上“无硝酸酯期”;
②与其它扩冠药物交替使用;
③补充含巯基食物或药物,如卡托普利。;2、抗高血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降压
〔1—3周内使血压缓慢降至正常〕,以最小
有效量长期维持。
3、洋地黄类:如地高辛,易中毒,应从小剂
量开始,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4、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心率缓慢,传导阻
滞,应密切观察。
5、安眠药:慎用,假设应用宜首选苯二氮卓类,
如安定、佳乐定等。;6、抗生素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
①抗生素应用应有明确细菌感染,必要时行细菌
培养及药敏,感染控制后维持数日停用。
②合理联合用药,防止杀菌药如青霉素类与抑菌药
物如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等联
合,因可发生拮抗作用。
③防止频繁盲目更换抗生素,抗生素应使用2—3天
方可见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