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而行的鹅喉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外形特征 二、地理分布 三、生活习性 四、现状保护 五、保护级别 类似黄羊的野羊。 有黑色的长尾巴,平时不停地摇摆,故人们又称它长尾巴黄羊。 体长100厘米左右,尾长12~14厘米。雄羚在发情期喉部特别肥大,状似鹅喉,故得此名。雄羚角较长,微向后弯角尖朝内,雌羚的角较短。体毛沙灰色,吻鼻部由上唇到眼色浅呈白色,腹部、臀部白色,尾黑褐色。 鹅喉羚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中部、蒙古、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坦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等地。它是一种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种类,栖息在海拔300~6000米之间的干燥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平时常结成4~6头一起的小群生活,秋季汇集成百余只的大群作季节往迁移。 喜欢在开阔地区活动,尤其是早晨和黄昏觅食频繁,主要以艾蒿类和禾本科植物为食,但很少饮水,很耐渴。奔跑能力很强,善于在开阔地的戈壁滩上迅速奔跑或在沙柳丛中穿行。性情敏捷而胆怯。 鹅喉羚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动物。 鹅喉羚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发情,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每胎产1~2仔。1~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7年左右。 据林业部门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鹅喉羚重现我区,种群数量大约在300只左右。 由于工农业开发、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鹅喉羚栖息地遭到破坏,加上人为猎杀,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多年来鹅喉羚在宁夏踪迹难觅。 新近发现鹅喉羚的地点为宁夏贺兰山三关口、青铜峡市西山庙山湖等地。随着全面封山禁牧、严禁猎捕野生动物等措施的实施,以及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扩界措施等,林草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 林业局森林资源保护处副处长白庆生介绍说,除生态环境初步好转因素外,鹅喉羚重新现身宁夏境内,也不排除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别处的鹅喉羚种群增加,向外扩张领地;二是原生态环境破坏,迁徙我区寻找新栖息地。 [国家重点动物保护级别] 二级。 如果一只鹅喉羚掉队了,它会怎么样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