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碾压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增强冲击碾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工艺
由于本段原路基压实度不足,为提高该段路基压实度及整体稳定性,采用冲击碾压。工程量为3600m2
二 、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清除表面的树根及生活垃圾;并且将原来的坑洼不平的地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统一整平至一个面。对表面松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冲击压实碾压场地边线。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及振动压实的遍数,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2、施工方法、质量要求
冲击压实采用25KJ的三边形压实机,冲击压实机行走速度为10-12km/h。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冲击碾压时应自边坡脚或路堑、路床的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击压实面中心线为周转面,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面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排压遍数和沉降量以试验段确定,一般不宜少于25遍。
3、冲压过程中,由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监理坚持旁站指导。冲压完成后由承包人及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分别各项检测。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达到适宜的含水量然后冲击碾压。
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路床定压实度不小于96%。
当涵洞附近需要进行冲击压实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施工涵洞。
冲击压实在白天上午8点-下午18点工作,避免影响居民休息。
冲击压实过程中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做好排水。
认真填写现场冲压记录,以记“正”字方法记录圈数,来保证冲压遍数。
冲击压实施工时,采用大小圈、正反圈的方法错开冲压轮辙;作业道要符合地形状,不能漏压。
每台设备配备2~3名操作手,以保证正确的施工和加班要求。
二、安全保证体系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工艺进行设备操作和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成立由项目安全负责人为组长,现场技术人员为副组长的安全小组,以机长为现场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抽查等,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坚持“生产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杜绝一切危险事故的发生。
冲击碾压施工单位及个人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操作机手在上机前必须严格的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机。冲击压路机颠簸厉害,每台应配备2~3名操作机手,轮流进行作业,每次碾压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防止疲劳驾驶,不得把机器随便转让他人驾驶。若施工现场灰尘较大,应戴口罩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施工。
冲压前应查明冲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并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有河沟等隔震有明显效果的情况,确认不会造成影响后,可适当减少安全距离。施工前对于拟保护的构造物再保护范围的外围设置明显的标志物。对于冲压区内和周围的危险构筑物及需特别保护的建筑物、设施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保护范围或开挖宽0.5m深1.5m左右的隔震沟进行隔震。
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出入口应有醒目的安全标记,禁止无关车辆与闲杂人员出入。
冲击施工场地的构造物,再冲压前后由构造物的施工单位与冲压施工单位共同派人进行观察、检查确认。发现墙体开裂、挡墙外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监理单位、业主报告,在调查分析其原因后应采取如增大保护区的范围、低速通过、支起冲击轮等措施。
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施工场地要设置路灯,对于需要保护的结构物等临时工程设施围栏,并悬挂红灯警示标志。
冲击碾压施工过程中须有施工、监理人员现场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资料备案。
设备自行调迁时,每20km应停驶休息,或洒水对小车胶轮进行降温,以防爆胎。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噪音、污染等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加强环保意识。
三、质量检验
外观鉴定:冲击后表面密实平坦,局部过大沉降应专门记录;路表必须横向轮迹清晰有序不乱,纵向波峰和波谷间距相等。
冲击压实完成7-14d,应由承包人、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对压实度、压陷深度(新建路段每断面部署不小于5点)进行检测,并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及相关图表。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由承包人按要求进行平整,监理工程师对高程、平整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冲击碾压前在已处理到大致平整的地表处,按土质分段做标准重型击实、土的液塑限、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试验,并按频率做瑞雷波法、灌砂法、野外CBR检测,三项检测要基本保持在一点位置。冲击压实结束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