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3.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14.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5.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 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16.感觉、知觉、表象是(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19.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普遍性 C.能动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2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2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谬误具有相对性
23.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24.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实践——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26.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27.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28.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在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