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哲学高等教育教育专区.ppt

发布:2018-12-31约1.34万字共1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 (1)帝国主义——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3)封建剥削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 (4)民族资本主义——不是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5)中国状况——长期不统一,发展极不平衡 (6)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侵略 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 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 统治中国的支柱。 经济上: 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 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 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 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 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 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 (4)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又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 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 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 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 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 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 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 的道路!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在此期间已发展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约有100万人,到1919年,已增加到200万人左右。 第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新型知识分子群体逐渐成长起来。他们比较广泛地学习和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革命学说。许多人视野开阔,比较了解世界形势和中国所处的历史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现代民主意识。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最初表述 毛泽东1939年12月提出:▲“所谓新民 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 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 毛泽东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 的话》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 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 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选集》第4卷 第1316——1317页)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 “这条路线里面有一个队伍问题,有一个敌人问题,还有一个队伍的领导者、指挥官问题。这个队伍就是人民大众,这个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个领导者、指挥官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什么呢?领导人民大众。领导人民大众干什么呢?干反帝反封建。”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04页)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友?这是 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