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维生素及辅酶.ppt

发布:2019-01-02约5.63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VitB12的辅酶形式——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 VitB12的辅酶形式是两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 主要功能是作为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 1. 儿童及幼龄动物发育不良。 2. 消化道上皮组织细胞失常。 3. 造血器官功能失常,不能正常产生红血细胞,导致恶性贫血。 4. 髓磷脂的生物合成减少,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症状为手足麻木、刺痛、体位不易维持平衡、肌肉动作不协调、忧郁易怒、思想迟缓和健忘等。 维生素B12的缺乏症 9. 硫辛酸 硫辛酸是少数不属于维生素的辅酶。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有两种形式,即硫辛酸(氧化型)和二氢硫辛酸(还原型)。 酰基转移功能。 硫辛酸 10.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豚鼠和灵长类(包括人)不能合成。 坏血病症状:皮肤损伤,牙龈出血等。 O=C C—OH C—OH HC HO—C—H CH2OH O O=C C=O C=O HC HO—C—H CH2OH O -2H +2H [还原型] [氧化型] 1. 维持酶分子的-SH,保持体内 各种含巯基酶的活性 2. 清除自由基,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 3. 促进各种支持组织及细胞间粘合物的形成 4. 脯氨酸羟化酶的辅酶 5. 维持谷胱甘肽还原状态,使之结合重金属,解毒 维生素C功能 维生素C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维生素C缺乏症 皮肤粗糙 坏血病 毛细血管易出血 创伤不易愈合 齿、骨发育不全或退化 6.11 维生素A 维生素 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天然的维生素 A有两种形式: A1及 A2 ? Al又称视黄醇(retinol) A2又称3-脱氢视黄醇 CH2OH 视黄醇 3-脱氢视黄醇 A1主要存在于海水鱼的肝脏 A2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 在高等植物和动物中普遍存在的 β-胡萝卜素可转变为 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的转变以及维生素A在体内的功能 VitA缺乏症 上皮组织结构改变, 呈角质化。 皮肤干燥,成磷状。 呼吸道表皮组织改变, 易受病菌侵袭。 肠胃黏膜表皮受损而引起腹泻。 12. 维生素D 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已确知有4种,即维生素D2、D3、D4、D5, 均为类固醇衍生物,其中D2和D3较为重要。 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及脂溶剂。 相当稳定,不易被酸、碱或氧化破坏。 只在动物体内含有VitD,鱼肝油中 含量最丰富。 天然的VitD有两种, 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 植物油或酵母中含麦角固醇,经UV激活转化为VitD2。 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UV照射转化为VitD3, 故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常 被称作VitD原。 目前尚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只能 用紫外光照射VitD元的方法来制造。 VitD缺乏症 维生素D摄食不足,不能维持钙平衡,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 患者骨质软弱,膝关节发育不全,两腿形成内曲或外曲畸形。 成人则产生骨骼脱钙作用; 孕妇和授乳妇人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易折,牙齿易脱落。 13.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或抗不育维生素。 已知有8种,其中4种(α、β、γ、δ-生育酚)较为重要,α-生育酚的效价最高。 动物组织的维生素E都是从食物中取得的。 VitE缺乏症 生殖系统的上皮细胞毁坏, 雄性睾丸退化,不产生精子, 雌性流产或胎儿被溶化吸收。 肌肉(包括心肌)萎缩, 形态改变,代谢反常。 血胆固醇水平增高,红细胞破坏,发生贫血。 维生素E摄食过量无毒性。 14.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衍生物。 1929年,H. Dam发现。有K1、K2、K3三种,K1、K2为天然产物,K3为人工合成品。 VitK缺乏症 动物缺乏维生素K,血凝时间延长。 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 有维生素K缺乏病状的人,必伴有其他生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如胆管阻塞,或因肠道疾病 妨碍维生素K的吸收。 6.名词解释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辅酶/辅基 NAD+/NADP+ FMN/FAD 6.思考题 1. 在冰箱内鸡蛋可以保持4-6周仍不会坏,但是去除蛋白的蛋黄,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很快会变坏。 (a)是什么因素使蛋黄变坏? (b)如何解释鸡蛋蛋白可以防止蛋黄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