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306-2011 无公害平菇栽培技术规程.docx
B39
DB130
DB1302/T306—2011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306—2011
无公害平菇栽培技术规程
2011-08-01发布 2011-08-15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02/T
DB1302/T306—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迁安市隆兴农业科技示范场、迁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兴所、李丽媛、李连海、裴建华、孙海军、金士广、李淑兰、曹桂凤。
I
无公害平菇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平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唐山地区棚室无公害平菇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5099-2002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453—2001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
DB13/T454-2001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准则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GB/T18407.1规定。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无公害平菇生产中使用肥料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DB13/T454执行;农药安全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DB13/T453执行。
栽培设施及栽培季节
栽培设施
冀优Ⅰ型日光温室。
栽培季节
栽培适期多在秋冬季。气温不高于20℃是最理想的接种期,15℃是最适宜的出菇期。在设施条件较好能升温降温的环境中,可以周年生产。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
选用发菌快,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子实体对温度,通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如世纪
3号、TD-1、平茹89等。
菌种质量
对未经过出茹试验的栽培种不得使用。
选用菌丝密集、洁白、有爬瓶壁现象,培养基棉籽壳变白微黄色,菌丝分布均匀的菌种。
对有污染或菌丝生长有异常的菌种应淘汰。
7栽培种制备
栽培种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配比
棉籽壳50kg,石膏粉100g,蔗糖500g,磷酸二氢钾175g,石灰粉500g,清水60kg。原料应符合NY5099规定。
培养基要求
培养基应拌匀,调节PH7.5~8.0,调节相对含水量60%,即手握拌好的原料用力攥,指缝间有水但滴不下来为宜。
装瓶(袋)
瓶(袋)的规格
栽培种培养容器用500ml广口瓶或长30~35cm、宽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
装料
将料拌匀后堆闷3~5小时开始装瓶(袋),装料量以瓶(袋)容量的2/3为宜,要求瓶(袋)的中下部稍松,上部用捣锤压紧整平,用小棍在料中央扎1个直径1.2~1.5cm通到底部的接种孔。
封口
广口瓶瓶口用专用塑料膜封口,再用线绳或皮筋扎紧即可;塑料袋口封口用塑料线绳或皮筋扎紧。
灭菌
将装好培养基的瓶(袋),竖直放在常压蒸汽锅内灭菌,瓶(袋)之间不宜摆放太挤,待锅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0小时,要注意灭菌过程及时向灭菌锅内加水,切勿干锅。
接种操作
接种场所
大批量接种可在无菌室内进行,或在菇棚内用农膜热合缝口搭设的高2m、长宽各3m完全隔离只留0.6m宽1.5m高两端设双层门帘,可容一个人进出的门洞的简易接种棚账内进行。
接种场所消毒
四壁和地面喷新洁尔灭或5%石灰水消毒,再按每立方米用5g高锰酸钾加8ml甲醛对空气进行熏蒸消毒,2h~4h后进行接种。
接种
接种者进无菌室或简易接种棚账内以前,应先洗手、换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双手用75%酒精消毒后,换上经5%石灰水浸泡消毒过的雨鞋后再进入。
进入后,点燃酒精灯,对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
打开原种瓶(袋)封口,将瓶(袋)内菌种用经酒精擦洗消毒和酒精灯烧灼后冷却的工具切成1~2cm见方的接种块。
8、9月份温度较高,接种时把接种块放入接种瓶内,栽培袋要两端接种,接完后立即将封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轻灼后按原样封好口。
把接种室或棚账内的一批料一次完成接种,之后在接种棚账内原地培养发菌10d以上再转入发菌室或出菇棚。
栽培种培养
湿度期管理
发菌室保持干燥通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温度管理
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0℃~30℃,最好在25℃左右。
定期消毒
发菌室应定期消毒,可撒石灰粉或喷洒5%石灰水、2%来苏尔或500倍多菌灵水溶液。
定期检察
一般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