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334-2012 生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ocx
啊啊B31
啊啊
DB130
DB1302/T334—2012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334—2012
生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2-09-20发布 2012-10-20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02/T
DB1302/T33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蔬菜质量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恩元、史海涛、赵国玉、乔晗、张艳明、南男、赵丽丽、王志利、王汝庚。
生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每667㎡单茬年产4500㎏—5000㎏的生姜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的使用原则和要求、栽培模式与茬口安排、播前准备、播种及播后管理、田间管理、收获、窖藏及病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唐山地区生姜无公害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环境质量要求
DB13/T453
无公害蔬菜生产
农药使用准则
DB13/T454
无公害蔬菜生产
肥料使用准则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18407.1的规定。姜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理化性壮良好的地块,砂壤地、轻壤土更佳。轮作周期应在三年以上。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生姜无公害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DB13/T453执行。
生姜无公害生产中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DB13/T454执行。
栽培模式与茬口安排
栽培模式
宜采用扣短期小拱棚的模式。也可采用地膜、地膜加拱棚、地膜加拱棚加大棚的生产方式。
茬口安排
3月中旬~4月上旬备种、种子处理及催芽,4月中下旬播种,6月下旬揭棚,10月中旬收获贮藏。
播前准备
备种
品种选择
适宜品种有山东济南大姜、莱芜大姜、安丘大姜等。
种子质量
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用种量
每667㎡用种500㎏~600㎏。
姜种处理
常规处理
晒姜
播种前一个月选晴天(3月中旬前后),将精选姜种洗净晾晒2d~3d,晚上收进屋内或保温覆盖,经晒到姜表皮稍皱为止。
困姜
经过晾晒的姜种放回室内堆放2d~3d,反复2次~3次。在搬动姜种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坏芽眼。
浸种消毒
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姜种1h~2h,或用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浸姜种15min~30min。
催芽
采用避光火炕加温法催芽。用厚帘将窗光线遮住,在土炕上铺一层木板,再铺一层草帘,铺姜种厚度不超过90㎝,再盖棉被。催芽开始保持温度18℃~20℃,5d~6d后升到22℃~25℃,催芽15d上下翻倒一次,姜芽长至0.5㎝~1㎝时,即可播种。
掰种定芽
播种前将大块姜种掰开,每个种块上只保留一个壮芽,个别种块保留二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掰掉,种块大小以50g~80g为宜,姜块越大,出苗越早,秧苗越壮,产量越高。
种块消毒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浸种20min,再用干燥草木灰滚沾伤口后播种。
免炕壮苗素处理
姜种洗净晾晒4d~5d,把姜掰成50g~80g的姜块,每667㎡用免炕壮苗素4㎏,兑水240
㎏,浸泡1h。操作时注意:一是现兑现用;二是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三是浸种后的残液可均匀浇到姜沟中。
姜田准备
普施基肥
每667㎡姜田施腐熟有机肥6000㎏~7000㎏作基肥,另加高浓度复合肥90㎏~110㎏,硫
酸钾30㎏,、锌肥2㎏、硼肥1㎏,然后旋耕30㎝~35㎝深。
浇底水
播种前1d~3d,当土壤湿度不足70%时顺沟浇底水,水量不宜过大。
播种及播后管理
播种时间
10㎝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小拱棚可于4月中下旬播种,地膜栽培可于5月上旬
播种,大棚可在4月上旬前后播种。
播种方法
播种前顺沟用宽12㎝~15㎝的窄锹将沟底铲平,选择姜芽生长一致的姜块,可采用平播法
(种牙方向一致)或竖播法(种牙一律向上),然后用垄台侧部土覆盖姜种4㎝~5㎝厚。
播种密度
株距18㎝~20㎝,每667㎡5500株左右。
封沟除草
每667㎡用33%施田补150g,或72%异丙甲草胺75g~100g,兑水30㎏,表面均匀喷雾。
插架扣膜
扣小拱棚,每棚盖两垄,竹片间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