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迈克尔逊干涉仪.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波动光学 12 - 5 迈克耳孙干涉仪 * M1和M2是两块平面反射镜。 一 迈克耳孙干涉仪 单色光源 反射镜 反射镜 一 迈克耳孙干涉仪 与 成 角 补偿板 分光板 移动导轨 1881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A.A.Michelson)为测量光速,依据分振幅产生双光束实现干涉的原理精心设计了这种干涉测量装置。迈克尔孙和莫雷(Morey)用此一起完成了在相对论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的“以太”漂移实验。迈克尔孙干涉仪设计精巧、应用广泛,许多现代干涉仪都是由它衍生发展出来的。迈克尔孙因发明干涉仪器和光速测定获得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特点:光源、两个反射面、接收器(观察者)四者在空间完全分开,东西南北各据一方,便于在光路中安插其它器件。 一 迈克耳孙干涉仪 反射镜 反射镜 单色光源 光程差 的像 干涉条纹的移动 当 与 之间距离变大时 ,圆形干涉条纹从中心一个个长出, 并向外扩张, 干涉条纹变密; 距离变小时,圆形干涉条纹一个个向中心缩进, 干涉条纹变稀 . 当 不垂直于 时,可形成劈尖型等厚干涉条纹. 反射镜 反射镜 单色光源 干涉条纹移动数目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主要特性 两相干光束在空间完全分开,并可用移动反射镜或在光路中加入介质片的方法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 移动距离 移动反射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