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香2016年教育心理第四五章 知识技能的学习.doc

发布:2017-03-04约4.0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安德森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与程序性知识相似又存在区别的知识1、根据(1)符号学习表征学习学习单个一组符号的意义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意义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包容和概括水平上派生类属学习新观念是原有观念的的特征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相关类属学习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已有的旧知识,使精确化主要区别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变化。上位学习包容和概括水平上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并列结合学习较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三个阶段:获得保持提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直接影响对其原有知识激活的程度及新意义学习建构的水平。(2)有效运用注意规律。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材料上。(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有效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有意义的陈述性知识都需要进行充分的经加工处理才能获得好的理解和掌握。(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1)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2)注重示范和讲解。(3)运用变式与比较。变式是促进概括化最有效的方法,变式练习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条件比较是指在呈现例证或感性材料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实现,比提高其准确性。(4)大量事实与适时反馈。(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6)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特殊、本质?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同类相比,突出共同本质特点;不同类相比,突出事物间差别。 (三)知识的系统化: 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避免学生形式主义地掌握教材。例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1、课前:布置活动性作业,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教学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堂上: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课题时,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 3、提问:启发式教学不等于提问,但适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提出问题后还要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五)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层次性,有一定的年龄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第三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2——知识的巩固 一、知识的巩固的含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 二、知识巩固的作用: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1、知识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2、知识巩固与知识的理解相互依存: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理解,巩固的知识有助于理解。 3、知识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 三、知识巩固的途径: (一)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明确识记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复习的自觉性,从而促进知识的巩固。 (二)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识记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 3、对有意义的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人为意义加以识记。(识记是否理解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4、指导学生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三)合理地组织复习:艾滨浩斯,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防止遗忘最根本的方法是复习。 1、复习要及时: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复习。 2、复习要合理: (1)期末复习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好。 (2)复习时,教师要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 (3)复习方式多样化:①机械材料用部分识记;②有意义且较短的材料,用整体识记;③有意义的材料既长又难,采用综合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