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作者:高晓娅
学科:语文
职称:小学高级
单位: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
联系电话苏教版教材12册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出一位质朴、豁达、充满自信的扫路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写出天游峰高、险峻的特点,侧面烘托出扫路老人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设计理念: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其要表达的意蕴,每个词语都会饱含作者的情感和充盈生命的呼吸,所谓词语有情感,词语有温度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抓住重点词句,联系具体语境,揣摩其内涵、辨析其情感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本文时我通过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作者对话这三个交际场景的,文本,设身处地的触摸文本中的字、词、句,领悟其中的内涵
(4)、点拨质疑 探讨写法
激发热议:天游峰上下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就是身强体壮的游客也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老人70岁的高龄一天扫下来,说不累,我不信,你觉得呢?
生讨论热议,各抒己见,深入体会老人甘于奉献、苦中作乐的精神——师相机指导作者用天游峰的高大、险峻反衬老人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用朗读向老人致敬!
【设计意图:与扫路人对话,通过对老人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重点词句的解读,以及深入探究前后文的联系,理解作者写天游峰的特点是在反衬扫路人,多层次感受天游峰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与作者对话吐露心声——透过文本积淀情感与价值观。
同学们的敬意也正是作者的敬意,老人的笑声回荡在作者心间也回荡在我们心间,让我们把此时激动的情怀凝练成一句话,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也可以对自己说。
出示:我想对( )说: 。(配乐《春野》)学生写,选择优秀朗读,交流。
( 一位乐观豁达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设计意图:理解与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在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设计练笔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倾诉对扫路人的敬意,让学生在心灵上与文本、扫路人、作者产生共鸣。】
四、总结提升,凸现主题。
同学们的手写心声,让我们把这些话当成人生攀登路上的启迪,指引我们做自信、豁达的人,做开朗、乐观的人,做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 险
对比衬托
扫路人:自信 豁达开朗
执教人:安徽省合肥市上城国际小学 高晓娅
二〇一二年三月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