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备考学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1.doc

发布:2016-04-08约1.07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导学学案(一) 【复习目标】 1.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建立此类试题的答题模式,规范答题。 【备考考点】 分析综合C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解读】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的过程。   所谓“筛选”,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辨别并获取命题所要求的信息。   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 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常考点,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经常考到这一点。如果说的再宽泛一些,这一考点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用着。 【考查形式】 1.(2013年山东卷《活着》19题)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做简要概括。(4分) 2. (2013年山东卷《定和是个音乐迷》21题)本文③④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简要概括。(4分) 3. (2012年山东卷《古怪的重水》20题)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4. (2011年山东卷《审丑》19题)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5.(2013年全国课标卷1《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12⑶题)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2013年全国课标卷1《“飞虎将军”陈纳德》12⑵题)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7.(2013年广东卷《过岭》17题)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分) 8.(2012年广东卷《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19题)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5分) 思考:从上面8条考题中筛选出哪些信息? 【真题再现】 例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节选《阳关古道苍凉美》) 例2: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节选《彩色的荒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