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道疾病与营养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发布:2018-12-28约2.84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骨肠道疾病与营养 教学内容 一、急性胃炎的营养代谢变化与营养冶疗原则 二、慢性胃炎的病因、分型、营养治疗原则 三、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病因、营养治疗原则 四、常见胃肠症状(腹泻、便秘)的营养治疗原则 一、急性胃炎 ㈠ 概述 1 病因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细菌毒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2 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重、上腹部胀痛、隐痛、恶心与呕吐、食欲减退 等。 3 病理表现 胃黏膜糜烂和出血,伴有 黏膜水肿,脆性增加,病 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或 弥漫分布于全胃,病程短, 预后良好。 ㈡ 营养代谢变化 恶心、呕吐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疼痛、食欲减退、厌食 维生素缺乏 ㈢ 营养冶疗原则 1 去除致病因素 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呕吐疼痛剧烈 者应禁食 2 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每次100-150ml,或口服 补液(ORS) 3 合理选择膳食 急性发作期可给予少量流质,以清流 质为主;病情好转给予无刺激性的少渣半流质 软食 正常饮食。 4 少食多餐 5 禁用食品 禁用烟、酒,产气饮料,辛辣调味品,纤 维素多的食品,煎炸熏制食品,减少脂肪量。 ㎏ 二、慢性胃炎 ㈠ 概述 1 病因: 是由急性胃炎后遗症, 长期食用对胃黏膜有损 伤的食物,如烫食、浓 烟酒、经常服用对胃有 刺激的药物,不良饮食 习惯,近年研究发现幽 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有 密切关系。 2 分型 按临床 表现分 慢性浅表性 胃炎 慢性萎缩性 胃炎 胃窦炎 胃体炎 按病变 部位分 黏膜皱壁平滑,黏膜层变薄,细胞浸润, 腺体大部分消失 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有渗出以及腐烂、出血 3 临床表现 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疼 痛,饭后饱胀,暧气等消 化不良症状 ㈢ 营养治疗原则 1 消除致病因素:彻底治疗急性胃炎,避免对胃黏膜的 食物,禁烟酒,治疗口腔、咽喉慢性病灶。 2 提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 少量多餐,饮食有规律 定时定理,少食多餐,细嚼 慢咽 4 合理选择食物 多用高蛋白低脂食物。胃酸过多者, 禁食浓肉汤,浓鸡汤等酸性食物。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 者可给予浓肉汤带酸性食物,刺激胃酸分泌。 5 禁用食品 生冷、酸辣、干硬食品、难消化的食品 (糯米、油饼),刺激性强调味品(胡椒、芥末) 三、消化性溃疡 ㈠ 概述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 慢性溃疡。 其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 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 多见,但随年龄增长老年患者 比例增加。 1 临床表现 慢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具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嗳气、返 酸、恶心、呕吐等。 2 病因 ⑴ 饮食 食物过于粗糙、饮食过冷、过热引起胃黏膜物理性损伤 ⑵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损伤胃黏 膜屏障作用 ⑶ 不良的饮食习惯 进餐无规律、吸烟、酗酒,破坏胃酸分泌 的节律,削弱胃黏膜屏障。 ㈡ 营养代谢变化 长期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反酸等使病人食欲减退或无食欲, 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B族维生素缺乏。 ㈢ 营养治疗原则 1 供给充足营养素 ⑴ 蛋白质 选易消化,如牛奶、鸡蛋、豆制品。供给量 >1g/kg.d,出血者1.5g/kg.d ⑵ 脂肪 一般不必限制,但过高可促进胆囊收缩素分泌 增加,引起胆汁反流,还可抑制胃肠蠕动,胃内食物不 易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胃胀痛 ⑶ 糖类 对胃酸无影响,以满足热能需要 ⑷ 维生素 供给丰富维生素A、B族、C 2 避免食物的刺激性 忌食含粗纤维、坚硬食品,易产酸 产气食物,强刺激性食品和调味品,盐的摄入量以3-5克 为宜。食品不宜过分鲜美、过冷、过热,以清淡、不油腻 肥厚为宜 3 进食要有规律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 进食情绪。 4饮食宜清淡 溃疡病患者钠代谢降低,致使体内钠储留, 多余的钠可增加胃液的分泌,所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以 3~5g为宜。食物不宜过酸、过甜或过咸,要清淡爽口。烹 调方法以蒸、煮、炖、烩等为主,应切细、煮软。 ㈣ 食物的选择 1 宜用食物   刺激性弱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精白面粉、 大米、藕粉、瘦肉、鱼等。牛奶有微弱中和胃酸的作用, 但又是一种刺激胃酸分泌剂,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