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能够成功-教育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专家建议
第2期(总第11期)
科技委秘书处编 2002年4月20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系列研究之三
陶爱珠 杨 颉 周 玲 刘念才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我国己于上个世纪做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性布暑,赋予了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新世纪中,人类社会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己成为关系民族复兴大业的基础。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教育市场将依照承诺逐步开放,高等教育被推上了国际舞台,国际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很大。如何尽快缩小差距,创建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为中欧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虽然它与我国其他高校间不具备完全可比性,但其办学经验仍然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借鉴意义。
中欧学院简介
1、基本情况
中欧学院是根据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的协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联盟共同出资,于1994年创办的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双方办学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中欧学院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校园占地60多亩。初期建设由上海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出资1亿人民币,用于基本建设)和欧盟(出资1000万欧元,40%用于内部装潢和设备添置)共同承担。为满足办学规模扩大的需要,双方计划以一期相同的投资力度安排二期建设。
中欧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及短期课程培训,其规模如表1所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EMBA专业的培养规模为世界第一。
中欧学院在办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学院现有长期教授17名,短期客座教授26名,缺乏固定教授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中欧学院在现阶段还只能属于教学型单科学院,科研成果较少,除人才培养外,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不多。
表1. 1995~2001年度各专业招生情况表
专业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MBA 58名 61名 125名 123名 116名 123名 127名 EMBA 42名 144名 110名 162名 269名 297名 400名 短期课程 500名 1200名 1700名 2640名 3100名 3400名 4500名
2、办学理念
中欧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
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无论是设施、管理,还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要保持当代领先的地位。
融入世界的办学环境——在课程设置、师资聘请和学生培养等方面都要实现国际化,使人们一进入学院就如同进入一个国际化天地。
市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市场紧密结合,全心全意为中外企业服务,培养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赢得效益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
中外结合的办学特色——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双向交融中,凸显出学院中外结合的办学特色。
3、办学成绩
从成立至今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中欧学院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其办学成绩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在一系列的国际排名中(表2)取得了显著的地位,成为目前我国同类院校中国际声誉和国际评价最高的学校之一。仅从MBA和EMBA两学科的排名情况来看,中欧学院已经率先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表2. 中欧学院参加管理专业的国际排名情况表
年度 参评项目 排名情况 举办单位 2000 亚太地区MBA排名 17 《亚洲企业》 2000 亚太地区最佳商学院排名 13 《亚洲周刊》 2000 亚太地区MBA排名 14 《亚洲周刊》 2000 亚太地区EMBA排名 10 《亚洲周刊》 2001 亚太地区MBA排名 14 《亚洲企业》 2001 全球EMBA 50强排名 29 《金融时报》 2001 亚太地区十佳商学院 5(并列) 《MBA职业指南》 2002 全球MBA百强排名 92 《金融时报》 注:英国《金融时报》的全球EMBA 50强排名和全球MBA百强排名的指标体系,请详见附表1、2。全球商学院排名是根据MBA排名而定。
二、中欧学院办学经验分析
中欧学院的办学经验可以归结为: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坚持走面向市场的办学之路;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办学理念;程序规范、职责分明的内部决策机制。
1、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中欧学院成功的前提
由于中欧学院是与欧盟共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因此政府部门给予了相当宽松的政策条件,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单位很少过问和考核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