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ESG白皮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pptx
ESG白皮书
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
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治理与领导力教授、米其林治理与领导力教席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朱晓明会计学教席教授、副教务长(案例中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鹏瑞金融学教席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家族办公室首席架构师课程-课程主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首席财务官(CF0)课程-联席课程主任;;;
当我们重新审视ESG信息时,其意义早已超越披露报告本身。它不仅是企业责任实践的记录仪,是长期价值的重要基石,更是企业与世界对话的共通语言。这种披露和沟通,不能停留在选择性的优化,也不能流于品牌公关的表层修饰,而应立足于企业真实、持续的内在ESG行动。从区域合规到全球共识,从年度报告到全渠道沟通,ESG信息披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2025年中欧ESG白皮书以“披露与沟通”为关键词,围绕政策趋势、企业实践、学术研究与教育探索构建起五个章节的系统内容,希望在多变的时代中,为企业提供方向,也为行业积累共识。
第一章从全球政策趋同的格局出发,王雅瑾教授、张飞达教授和刘耿研究员为读者系统梳理了ESG信息披露的制度演进与发展趋势。文章强调,披露并非最终目的,真正重要的是它应建立在企业持续行动与内在反思的基础之上。披露是驱动改进的工具,是让企业不断进化的引擎。无论是体系成熟的大型企业,还是探索阶段的中小型公司,都应在“内在行动”与“外在表达”的良性循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言和路径。ESG披露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更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关键支撑。
第二章聚焦三个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案例,展示企业如何突破“写报告”的边界,把披露升级为多维度、有温度的沟通行为。从组织内部的协同机制建设,到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叙事;从零售终端的场景传递,到社交平台上的动态互动,这些实践勾勒出ESG沟通从单向到共创、从理性到情感的转变趋势。它不再只是展示结果的静态动作,而是持续互动中的动态表达。
第三章回到中??自身的行动中。一方面,绿色校园建设从资源管理、低碳运营等多个维度推进;另一方面,学生项目聚焦真实企业课题,在调研、分析与创意设计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沟通策略。责任教育不再只存在于课堂中,而在落地在真实的实践中。
第四章收录了三项来自中欧教授的研究成果,张飞达教授、江源教授、单宏宇教授从会计、组织行为与金融领域出发,分别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披露吸引国际资本,何种领导风格能激励员工绿色行为,以及企业在面对ESG负面事件时如何借助社交媒体重建信任。这些研究从理论深度出发,回应实践中的关键痛点,为企业提供更具穿透力的洞见。
第五章是芮萌教授领衔的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带来最新的“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研究”。共有16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其ESG加权综合得分较上一年度提升0.68分,增幅达1.3%。本年度还新增了对出海企业的专项分析。数据显示,相关企业的ESG得分显著高于全市场的平均水平。可见,ESG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建立信任的重要工具。
我们希望,本白皮书不仅是一份实用的工具手册,更是一份引导企业基于真实、具体的行动,构建自身可持续叙事的行动指南。让每一次披露表达更真实可信,让每一次沟通更有温度与共鸣——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在对话中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导读
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日益关键的桥梁,信息披露不仅是满足监管与投资者要求的回应机制,更逐步演化为企业战略管理、品牌建设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系统梳理ESG披露和沟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政策动态,深入剖析其在企业实践中的真实价值。
无论是已具备成熟披露体系的大型企业,还是正处于探索期的中小型公司,ESG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核心逻辑都在于“内在行动”与“外在表达”的良性互动:真正有效的披露从来不是为了报告而报告,而是推动企业不断反思与进
化的关键引擎。本章将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议题展开:
·全球ESG披露政策如何趋同?又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应对路径?
·企业如何设计具有战略性、可信度与影响力的披露框架?
·中小企业应如何借力ESG信息管理,突破资源限制,实现全球接轨?
·在社交媒体与实时传播时代,ESG信息如何实现从“报告”到“沟通”的升级?
·全球与中国披露实践之间,能否实现互鉴与协同创新?
本章还总结了八条关键洞见,希望帮助读者从披露背后的实践逻辑中提炼出最具前瞻性的趋势判断与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