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分离技术(第三章)资料.ppt

发布:2016-04-09约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1.色谱柱 ⑴ 固定液: 固定液的用量:必须能够涂满担体颗粒,通常为单体重量的2~10%,若固定液用量超过单体重量的30%,柱效率就会下降(∵固定液用量太多,涂层太厚,传质阻力增大,C∝dr)。 操作: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1.色谱柱 ⑵ 载气流速: 由Van Deemter方程: u必须选择在一定范围,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Van deemter图中H~u曲线也说明了这一点。 通常,为了缩短分析时间,实际流速往往稍大于最佳流速,例如:柱的内径为4mm时,u≈30~80ml/min .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1.色谱柱 ⑶ 柱温: 一般地,柱子温度↑,tR↓,分离效果↓(n∝tR),且柱温过高易使固定液流失。 但若柱温太低,对分析也不利: ①分析时间过长; ②峰形扁平(意味着Wb↑); ③有些固定液会变得十分粘稠甚至固化。 ∴柱温应当高到使试样达到分离要求即可。通常控制在被分离样品组分的平均沸点或稍高一些。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1.色谱柱 ⑶ 柱温: 采用程序升温(temperature programming),可改善和加速沸点范围较广的试样的分离。如果将试样按一般情况那样加入较冷的色谱柱(柱温↑,柱效↓),早出现的峰代表低沸点组分,如同他们是从工作温度较低的等温柱 (isothermal column)中洗脱出来的一样。此时,在固定相中的高沸点物质由于他们的挥发性过低,所以,这些物质几乎还完全没有移离色谱柱入口。在提高温度后,高沸点组分的挥发性增大了,于是,剩留的那些化合物将陆续到达具有显著蒸气压的温度,并开始加速迁移,离开色谱柱。在低温的等温柱上,这些高沸点物质显现为扁平峰,时常不能被检测出来,在采用程序升温法时,它们被快速升高的柱温迫得隆起来了,从而使沸点范围极宽的混合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分离,并在色谱图中所呈现的峰形比较陡,也比较一致。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⑴ 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热导系数,当通过加热电阻丝的气体的组成或浓度发生变化时,引起电阻丝(或称为热丝)的温度发生化,用惠斯登电桥可以测量这个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从而将样品组分含量的变化转变为电讯号的变化,由记录仪记录。 TCD不论对有机物还是无机物一般都能相应,TCD最小检出量达到10-8g。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⑴ 热导池检测器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⑴ 热导池检测器 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块(黄铜、不锈钢)上,有两个构造和内径完全相同的孔道,孔道内分别装有严格配对(指长短、粗细、阻值完全相同)的两根热丝(钨丝、镍丝),并把这两根热丝连接于惠斯登电桥作为两臂。测定时,以一个臂作为参比臂,只通纯载气,另一个作为工作臂,通以色谱柱流出的气体(样品组分 + 载气)。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⑴ 热导池检测器 惠斯登电桥接上直流电源加热热丝,因此热丝与池壁间便有温差产生,热丝便有热损失发生(这里,热损失主要是由于热丝与池壁间产生气体的热传导),如果两臂都处于恒温恒速的载气流中,且通以恒定电流I,经过一定时间后,热丝温度和阻值达到稳定,电桥是平衡的,没有信号输出。 当载气中含有i时,组分与纯载气不同,引起热导系数发生改变,测量臂的热丝温度和组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电桥的平衡(使桥流不等于零),因此有电信号输出,根据信号强弱,可知道样品组分i在载气中的浓度。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⑴ 热导池检测器 热导池检测器的特点: ①结构简单,操作稳定: ②灵敏度中等,但应用范围广泛,较通用; ③不破坏样品,适用于制备色谱; ④抗氧化性差(因加热的钨丝直接与载气和样品接触),∴操作时,要先关电源,再关载气。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⑵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 FID) 由离子化室和微电流放大器组成。离子化室的结构如图所示: 第三章 气相色谱 三、仪器装置 2.检测器 ⑵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 FID) 从色谱柱流出的物质与氢气(燃烧气)在底部混合后进入燃烧器,并借助空气(或氧气)助燃而燃烧。在燃烧中形成了离子碎片和自由电子(即样品被离子化),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被收集电极所收集,从而产生出正比于试样浓度的电流信号,这种电流信号一般很小,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