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本核算流程解析.ppt

发布:2017-01-07约2.53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本核算流程 第一步:准备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设置账户 设置成本费用账户: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第三步: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并按照凭证的用途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第四步: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最终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五步: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 品成本分配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六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什么是成本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分批、单件生产的产品,以批别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 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1.生产组织方式 按生产组织来划分,可以分为大量生产、分批生产、单件生产三大类。 大量生产是指不断地重复生产同品种产品的生产,如一般的纺织生产、冶金生产等。 分批生产是指按照购买单位的订货或事先规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进行的生产,同品种的产品要隔一段时期再可能重复生产,如服装生产和机器制造等。 单件生产是指根据有关部门及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品种不同的产品的生产,同品种的产品很少重复生产,如重型机器制造和造船等。 2.生产工艺过程 按工艺技术过程来划分,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大类。 单步骤生产是指整个工艺技术只有一个阶段,或者虽有几个阶段,但阶段之间是不能分隔的,如发电和采掘等。 多步骤生产是指整个工艺技术过程由若干个生产阶段所组成,并且阶段之间是可以分隔的。 原材料在加工成为产品之前,要经过若干个连续生产步骤,如纺织、造纸等。或者各种原材料平行地进行加工,制成多种零、部件,然后再装配成产成品,如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等。 为什么先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计算成本的前提和关键 成本项目 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一致 工艺过程与组织形式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区别于另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在于三个方法: 1.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 3.期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分配 为什么综合费用还要再次分配呢? * * 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项目) 燃料及动力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成本核算的账簿设置 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产品发生的费用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明细账设置 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专栏明细核算。 辅助生产成本 提供产品、劳务发生费用 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或分配转出劳务费用 在产品成本 明细账设置 按辅助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 成本的生产费用 月未分配结转数 无余额 明细账设置 按车间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设专栏明细 核算。 废品损失 ①可修复废品的修 复费用 ②不可修复废品的 生产成本 ①回收的残值 ②责任人赔偿 ③转出净损失 无余额 明细账设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