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_培养.doc

发布:2018-08-27约6.8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0 页 共 8 页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生、阅读习惯、重要性、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就“何为阅读习惯”作过精要概述,他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地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意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叶圣陶的意思是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读物作不同的阅读:有的要“翻查”,有的仅作“参考”,有的“综观大意”……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阅读,还要学会阅读方法,能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涵,那么“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可以这么说,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 一、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就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阅读不仅让学生接触、感受到各种语言文字的精妙组合,还让学生了解体会到文中所叙的事,所透的情,所讲的理。比如在读到关于刘伯承的故事时,学生不仅了解到刘伯承在不打麻醉药的情况下,承受几个小时、72刀的痛苦做手术的感人故事,还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刘伯承钢铁般的坚韧意志,体会到刘伯承是一名“军神”,从而受到情感的震撼和人格的洗礼。这些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这些积极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点亮了一盏导航灯。阅读习惯的养成,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新课标的贯彻和实施。 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让低年级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知识的增长,阅读范围的扩大,就会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元素,并受到其中某种阅读题材的影响,潜移默化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阅读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良性的发展平台。 阅读,可以让学生明白庐山的云雾是怎么样的,从而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丑小鸭变天鹅的喜悦,从而让学生体会自信的快乐;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桑兰、刘伯承等人的坚强,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坚强品质的洗礼,让学生明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微笑着承受一切。阅读,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自身素养。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方式 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 (一)重视课堂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在阅读中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方法有很多种的,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好动力。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忆;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笔者的实践经验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