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头痛的针刀治疗探讨.ppt

发布:2017-11-21约4.13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颈肋触诊法 颈肋一般不易摸到,触诊时让患者取坐位,头向检查侧倾斜,使肌肉放松。检查者站于侧方,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下段,逐步用力深压,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后,再沿此动脉向内深入到颈根部,沿途寻找硬块,颈肋一般在此动脉之后,或压在此动脉之上引起颈部疼痛和放射性痛较常见的有两种原因, 13)颈肋触诊法 颈肋一般不易摸到,触诊时让患者取坐位,头向检查侧倾斜,使肌肉放松。检查者站于侧方,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下段,逐步用力深压,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后,再沿此动脉向内深入到颈根部,沿途寻找硬块,颈肋一般在此动脉之后,或压在此动脉之上引起颈部疼痛和放射性痛较常见的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颈部肌肉、韧带附着部位的劳损和捩伤,其压痛点即在这些组织的附着部位,同时可有向上背部、肩部及上肢的放射痛,有人认为放射的距离一般不太远,很少到达前臂及手部; 另一类即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Luschka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增生及错位以致直接刺激颈神经根所致,其放射距离较远,可到达手部,并常伴有麻木感检查时有不同程度的上肢感觉障碍,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和腱反射减弱。这类症状和体征由于颈椎病发生的平面不同而有差别。 头痛的分型 1、前额区疼痛 2、巅顶区疼痛 3、颞区疼痛 4、枕后区疼痛 5、全头弥漫性疼痛 前额区疼痛 (一)临床特征 前额疼痛以眶部、前额部胀痛、钝痛为主,有时有麻木痛,呈弥漫性,局部软组织损伤、远端疾病放射,还有眼、耳疾病均可引起前额区疼痛,皱眉肌是前额区的主要肌肉,损伤时痛点比较明确,远端放射痛主要以隐痛为主,呈阵发性。 眼、鼻疾病不属针刀治疗范畴,但要注意鉴别诊断,临床上可有相应脏器的病变。 (二)诊断思路 前额痛首先排除眼、鼻疾病以后,重点寻找颈部的敏感压痛点,项韧带损伤常位于项韧带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可放射至额部,以双侧耳部和嚼肌区压痛最为常见。环枢关节半脱位压迫第二颈髓处的脊髓束,刺激三叉神经脊髓束,可引起前额、眼眶﹑太阳穴疼痛,痛点位于后枕部。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头部各个部位的疼痛。 1、局部软组织损伤:皱眉肌损伤。 2、远端疾病:项韧带损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环枕关节半脱位、环枢关节半脱位、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巅顶区疼痛 (一)临床特征 头顶部疼痛疼痛根据原因可分为颅内损伤和颅外损伤,颅内损伤不属针刀治疗范围,颅外损伤疼痛可由局部软组织损伤、远端疾病放射引起。头顶部疼痛以胀痛、刺痛为多见,患者常有压迫感。 临床中单纯头顶部疼痛的情况较少,多伴有后枕部疼痛或不适,此为枕部疾病引起。局部损伤多为头部浅表损伤后,在组织修复中发生瘢痕化挛缩,如帽状筋膜挛缩 其痛点比较固定。 高血压病、五官疾病、外伤血肿及脑部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头顶部疼痛,只做鉴别诊断,不属针刀治疗范围。 (二)诊断思路 首先排除高血压病、五官疾病、外伤血肿及脑部占位性病变,重点考虑局部软组织损伤疼痛。 1、局部软组织损伤:帽状筋膜挛缩 2、远端疾病:枕大神经卡压症、头夹肌损伤、项韧带损伤、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头痛的针刀治疗探讨 柳百智 头、颈部疼痛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症状,其病因比较复杂,既有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又有皮神经卡压引起的,既有局部的病变引起的,又有远部疾病放射过来的。 解剖学基础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 1 高位颈神经包括第1~4颈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原来一直认为第1颈神经为运动神经,不含有感觉纤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第1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第1颈神经后支,分布到头后直肌,头上下斜肌,该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解剖学基础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 2 高位颈神经包括第1~4颈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原来一直认为第1颈神经为运动神经,不含有感觉纤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第1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第1颈神经后支,分布到头后直肌,头上下斜肌,该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解剖学基础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 3 第2颈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其后支分出内侧支、外侧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头下斜肌支。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外侧支分布到头最长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 解剖学基础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 5 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第1~3颈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颈髓1~2后角内联系。这些颈神经的感觉范围可向前延伸到前额部、眶下部,受卡压或炎症刺激时可出现牵涉性头部疼痛、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类似鼻窦、耳部或眼部疾病的表现。 解剖学基础与颈源性头痛的关系 6 ??第1、2、3颈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路径在柔软的肌肉组织内,软组织的炎症、缺血、损伤、压迫甚至不适当的按摩都会影响神经的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