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石油裂解与乙烯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 单选).docx
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石油裂解与乙烯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单选)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石油裂解与乙烯
本节课主要围绕鲁科版2019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展开。内容包括:
1.石油裂解的原理及意义;
2.石油裂解的主要过程;
3.乙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4.乙烯的制备方法;
5.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6.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及实验操作步骤。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石油裂解与乙烯的生成过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理解石油裂解原理,掌握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3.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认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石油裂解的基本原理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如,让学生理解裂解过程中大分子烃断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并能正确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乙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特别是其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比如,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以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实验装置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
-石油裂解反应机理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反应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反应条件的具体影响。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或实际实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分子断裂的过程。
-乙烯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其与卤素、卤化氢的加成反应机理,学生可能会混淆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可以通过具体的反应例子,如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来讲解加成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可能会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如温度控制不当或收集方法不正确。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如裂解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实验试剂(如石油醚、溴水等)。
-软件资源:化学模拟软件、实验操作视频、PPT教学课件。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化学学习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化学教材、在线测试系统、化学专业网站资源。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操作、课堂提问与反馈。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利用上一课时学习的石油分馏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石油分馏后得到的轻质油如何进一步加工?
-展示石油裂解的工业应用实例,如乙烯的生产,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什么是石油裂解?石油裂解与石油分馏有什么不同?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讲解石油裂解的原理,通过动画或图示展示大分子烃在高温下断裂成小分子烃的过程。
-举例:石油中的十六烷在高温下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
-介绍乙烯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举例:乙烯的加成反应,如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讲解乙烯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举例: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C制备乙烯。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演示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实践活动1: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观察乙烯气体的产生和收集过程。
-进行乙烯的化学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践活动2: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观察溴水褪色现象。
-实践活动3: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火焰颜色和烟雾情况。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5分钟)
-讨论石油裂解的反应条件对产品的影响。
-例如:不同温度下,裂解产物的分布情况。
-探讨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如:乙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分析乙烯实验室制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如:如何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如何提高乙烯的纯度。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石油裂解的定义、原理和乙烯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指出本节课的难点:石油裂解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乙烯实验室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提问学生,检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拓展阅读材料:介绍石油化工的发展历程,包括石油裂解技术的进步及其对乙烯生产的影响。
-相关化学实验视频:提供石油裂解和乙烯制备的实验操作视频,以及乙烯化学性质的实验演示。
-学术论文和工业报告:分享关于石油裂解工艺优化和乙烯应用研究的最新学术论文和工业报告。
-化工企业参观记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