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5×4= 这会不会是乘法的一个规律? 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236+65+364+35 第一种:根据加法的结合律,把相加能够得到整百、整十的数先结合起来相加。 =(236+364)+(65+35) 第二种: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地算: =301+364+35(计算不简便) 100 125×8= 1000 4×25= 100 8×125= 1000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连续多年创下售票收入、旅客发送量、发车班次三项全国第一。 每天发车数量(辆) 平均每车次的乘客的人数 中巴 960 20 大巴 640 36 2003年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大巴与中巴(周一至周五)运送旅客情况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周一至周五中巴车共运送旅客多少人? (工作日)中巴车平均每天发车960辆,每车次可乘坐20人,周一至周五大巴车共运送旅客多少人? 先算960辆大巴车每天运送乘客多少人? 先算1辆大巴车5天运送乘客多少人? 960×20×5 =19200×5 =96000(人) 960×(20×5) =960×100 =96000(人) 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 有5个班,每个班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我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我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115×6 =690(人) 23×(5×6) =23×30 =690(人) 所以,(23×5)×6 23×(5×6 ) = 你能举例验证吗? 加深理解 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两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吗? 25 × 9 × 4 9 × (25 × 4) 24× 8 × 125 24 × (8 × 125) =225 × 4 =900 =9 × 100 =900 =192 × 125 =24000 =24 × 1000 =24000 第一组题: 第二组题: = =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 (b×c)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2×4)×5=42×(4×□) (28×2)×□=28×(2×5) (47×A)×B=47×(□×□) 5 5 A B 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个规律叫做乘法交换律。 12×20=( )×12 ( )×7=7×N M×( )=N×( ) ( )×( )=(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0 N N M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50×37×4 25×15×4×20 =37×(50×4) =37×200 =7400 =(25×4)×(15×20) =100×300 =30000 上面二题为什么要把划红线的数结合起来计算? 因为分别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所得的乘积是整百、整十数,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125×7×8 怎样使运算简便? 125×7×8 =(125×8)×7 =1000×7 =7000 125×7×8 =7×(125×8) =7×1000 =7000 4 34 5 12 11 5 2 25 10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连乘的积吗? 680 660 500 492×5×2 25×166×4 8×5×125×40 挑 战 场 比较:25 × 24的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 2 5 ×2 4 1 0 0 5 0 6 0 0 =25 ×(4 × 6) =(25 × 4) × 6 =600 25 × 4=100 根据上例,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题? 25 × 32 × 125 = 25 × (4 × 8) × 125 =(25 × 4) × (8 × 125) =100000 a a b 43 18 24 b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