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家庭概述.ppt

发布:2019-07-11约5.12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参考书目 1.〔法〕伊冯娜·卡斯泰兰著 《家庭》 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 2.〔日〕望月嵩 牛黎涛 译 《结婚与家庭》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2002年 3. 〔日〕望月嵩 牛黎涛 译 《家庭关系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2002年 4.赵孟营 著《新家庭社会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2000年 5.邓伟志 徐榕著《家庭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 6.王洪著《婚姻家庭法》法律出版社〔北京〕 2003年 7.徐安琪 叶文振著《中国婚姻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8.潘永康著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天津〕2002年 9.谭琳 陈卫民著《女性与家庭---社会性 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 2001年 10.林聚任 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 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2003年 11.安德烈·比尔基埃等 主编 袁树仁等译 《家庭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北京〕 1998年 12.马丽庄著《青少年与家庭治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2001年 13.周月清著《婚姻暴力》巨流图书公司 〔台湾〕1996年 14.周月清著 《家庭社会工作》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2001年 15.谢秀芬著 《家庭与家庭服务》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98年 第二章 家庭概述 第一节 家庭的涵义和特征 一 、家庭的涵义 从组成人员的关系上来定义,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家庭的认为:家庭是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从家庭生活内容来定义,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认为家庭包含了五种情况: 1、 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住在一起 2、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分工 3、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与社会交换 4、他们共享许多事物,如吃饭、性生活、居住 5、成年人与其子女间有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都拥有某种权威,但同时也对孩子福哟保护、合作与富裕的义务,父母与子女相依为命;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并且相互帮助。 从综合组成家庭的条件来定义,如我国老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通常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而言。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亲属;第三,有比较永久的共同生活。” 参考已有的定义并结合当代家庭发展的新趋势,总的认为: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二、 家庭的特征 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 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三、 家庭的意义 从社会方面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首先,家庭担负着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儿童的社会化,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感等重要功能,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次,家庭的存在使得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的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是高效的社会组织化单位;再次,家庭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从个人方面 家庭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保障和激励,不管是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个人情感寄托的重要单元,是休闲和精神放松的最长久的所在,也是个人基本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的来源。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 幸福的家庭无疑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它不但是人在困难时候的依赖,更可以提供给人面对变化时的应变能力。要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使家庭资源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仅有爱和情是不够的。家庭与其他社会性组织最大的不同,也许正是在于家庭成员间的利他性关系,家庭需要责任来维系。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涵义 一、 家庭结构的定义 家庭结构就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它是由全体家庭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稳定的整体性关系模式和维系机制。一般而言,家庭结构具有两个层面: 具体的人员构成 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模式。 这两个层面分别相当于家庭的“硬件”和“软件” 从互动和关系的层面来看,家庭结构具有四点特征 1、 家庭结构是抽象的,它是家庭的日常运转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模式和机制。 2、家庭结构是实际存在的,它制约着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彼此间的交往行为以及对彼此的期待。家庭结构可以说是固化了的家庭关系。 3、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4、家庭的结构特征受到宏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