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pdf

发布:2024-10-23约2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开展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开展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为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

持续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我校教研水平,特制定

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向导,加

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

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

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

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管理制度-开展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

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与信息技

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

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

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

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1/33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专业人员、本地或外地

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

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

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从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日常教

学活动,围绕某一问题、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

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水平和质

量。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教学即教研,问题既课题”的原

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

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开展课改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学校

教研室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研究过程的管理,在实践的探索中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不断总结中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绩效纳入工作实绩

考核的内容,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

条件之一,并定期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三、组织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

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

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

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

2/33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

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

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

动——反思——总结”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

1、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相结合。一是确定每两周的“教研例

会”,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采取集体交流备课、教学研究、教学观

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交流对

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二是要求

教师每学期完成好“七个一”教研任务(即每周做一次教后札记,每

月提供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实际问题,每月写一篇阶段性教学反思,

每学期写一份优质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课改研讨课,每学期写一

篇课改教学论文,每学期提交一份自选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并创

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专家引领和文本引领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县教研室的支持、

参与和指导,学校根据实际设立课改论坛,吸引更多的有专长的人员

参与本校教研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研读教育教学理

论,发挥“文本”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问题的能

力。专家引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

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方式。

3/33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