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教学目标】
???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并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 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以及感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课题,你觉得《月光曲》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
2、从名字猜想
3、我们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听一听。
咱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语文课首先要从语言文字中听出音乐来,浏览课文,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读9自然段,你从课文中听出了月光曲怎样的旋律。
她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2、指名读。
3、齐读,一二两句。读初平和、舒缓的旋律。
4、范读:月亮也越升越高,穿过一律一律轻纱似的微云。
5、听出音乐正在向高潮发展。你还听到了什么样的乐曲。
激动人心的。情绪高涨的。我是从“忽然……”听到的。读。
6、板书:旋律舒缓起伏激越
7、齐读。读初令人振奋的旋律。(是令人振奋吗?)
8、指读第九自然段。
从文字中听出了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听得对吗?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这段话前还有一句话,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咱们不是皮鞋匠,但也要静静地听。播放音乐。
(这时候不要介绍乐章,让学生静静地听,就不要打断学生)
有同学笑了,为什么笑?为我们鼓鼓掌。
9、我们都有一双音乐的眼睛,我们听出了音乐的旋律,音乐的旋律都是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创作中去,自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体会贝多芬创作的过程,创作的心情。
(1)仔细读第二小节,你就能体会到不同的心情。抓关键词语。
(高兴,因为他的曲子被广泛的流传了,在这么僻静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曲子。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小屋。)
(2)有句话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你能通过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的内心吗?
(3)他们很想弹好这首曲子。读一读,在哪儿知道的?
(4)很想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有点无奈。这个哥哥比较难受,因为他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指读哥哥说的话。
(5)沮丧的心情。因为小姑娘很想听听。要从文字中体会,
(6)我觉得他们的心情很矛盾,妹妹想去,而他们家太穷了。
贝多芬听了他们的谈话,心情如何?
(7) 贝多芬走进门去,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他会十分的感动,进入房子的时候,发现小女孩的眼睛瞎了,还在刻苦的学习他的曲子,所以他很感动。)
(8)为什么说弹一首,怎么又弹了一首?因为他发现他是一个懂音乐的姑娘,所以要再弹一首。因为他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她的知音,听得入了神。)
? (9)遇到了知音,他激动万分,欣喜若狂,这时候“一阵风……”
激发了他的创作情思,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情思由指端汇聚到琴键上,让我们再来听……《月光曲》
(10)谁来在月光曲的乐声中,再来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这一遍读,你可能听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旋律,
10、在英国有一句谚语,说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月光曲就给了盲姑娘一双耳朵的眼睛,那是心灵的眼睛,齐读“皮鞋匠看着妹妹……
11、一首的乐曲诞生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你从飞奔中体会到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
三、总结
这就是一《月光曲》创作成功的传说,这时音乐史上最动人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打动人的事什么?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