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索详解.ppt

发布:2016-11-06约2.2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悬挂线材材质的选择应考虑: 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 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高温软化性能; 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导线还应耐磨; 接触线、承力索材质应一致; 应便于零部件配套; 利于施工放线。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接触线张力和截面的确定 由波动传播速度和多谱乐系数公式,根据最高行车速度可计算出接触线的最小或理论张力; 应合理使用接触线的张力资源; 接触线截面选择应考虑:    ——电气上的要求; ——接触网的弹性要求; ——施工方面的要求。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考虑磨耗20%以后,接触网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均能滿足运营要求!   对于时速350的120铜接触线补偿张力不小于21kN;若采用150铜接触线其补偿张力不小于25kN。   单根导线不能满足载流要求时,应架设与接触网平行的加强导线! 从经济角度讲: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施工与维修讲: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接触压力标准偏差讲:截面积大有利; (1) 机械强度高; (2) 单位质量轻; (3) 高温下机械强度降低率小于10%; (4) 导电性能良好;80%以上 (5) 耐磨 (6) 防腐 难点和重点!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机械方面 波动速度、接触线抗拉强度、安全系数、温度对接触线抗拉强度的影响。 电气方面 接触线载流面积及其发热情况 经济方面 接触线投资与回收期的综合效益。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1) 根据最大设计速度,确定接触线的波动速度 (2) 根据波动速度和接触线材质,确定最大补偿张力 (3) 安全系数(一般规定在2.5~3.0之间) (4) 锚段内最大张力差(不超过额定补偿张力的10%) (5) 导线最大允许磨耗量,导线温升 (6) 综合平衡导线弛度、支柱容量、零部件机械强度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长期发热可使冷拔铜的晶状结构重新回归到冷拔前的原始状态,从而丧失冷拔铜的典型物理特性。 接触线抗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设计温度80 校验温度100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研究结论: 在120~140度,张力10kN情况下,接触线的抗拉强度不会突变,此时损坏接触线的主要机理是过度磨耗处或有缺陷处的塑性变形和低温材料蠕变; 在温度100~140度,张力13~15kN情况下,电解铜中的微结构开始变化,持续30分钟情况下,变化不明显; 在电流出入导线处、接触线可发生极度的微结构变化,接触线的再结晶区降低了它的抗拉强度,并可发生塑性变形的累积。 对接触线造成累积伤害的是塑性变形,它是由于装有缺陷的连接组件处及温度超过180度处的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所造成的; 改进方法:铜合金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接触线选型在电气方面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1) 根据设计所需最大载流量和接触导线允许载流量确定导线的载流面积; (2) 要考虑过负荷电流,瞬时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3) 要考虑接触线磨耗到一定承度时的载流裕度; (4) 若增大接触线载流面积,除考虑投资增加外,还应考虑接触线对受流性能的影响;  (5)考虑承导之间的匹配。 电气方面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2.3.接触线 锡铜和镁铜线均能满足高速铁路高抗拉强度的要求,在导电性方面,0.2%含量的上述合金线有80%左右的导电率,而0.5%含量的上述合金线则只有60%左右的导电率,且硬度较高,对施工要求也较高。 从国外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以锡铜和镁铜合金线为主。锡铜和镁铜线均能满足高速铁路高抗拉强度的要求,在导电性方面,0.2%含量的上述合金线有80%左右的导电率,而0.5%含量的上述合金线则只有60%左右的导电率,且硬度较高,对施工要求也较高。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接触网导线组成及张力组合 高速客运专线牵引网需要的载流量较大(一般为800~1200A),要求接触线及承力索截面较大。承力索一般采用120mm2的镁铜合金绞线,接触线一般采用150mm2的锡铜或镁铜合金线。当接触线和承力索总的载流截面不能满足牵引网载流量要求时,还需设置加强线(一般设在第一AT段内); 为了确保良好的弓网受流质量,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宜在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0.7倍以下。个人认为取0.65时,经济性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