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课件详解.ppt

发布:2016-11-06约6.52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接触网检修分维修和大修两种修程。 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的实际状态与安全运行状态之间出现不允许的误差或发生事故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的必要修复,以重新建立接触网系统的正常功能。 大修系恢复性的彻底修理。主要是整锚段的更换接触网(含附加导线),并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增强供电能力,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返回目录 接触网检修计划分年度监测计划,检测、检查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三部分。 年度监测计划和检测、检查计划由设备管理单位于前一年的11月底以前下达到车间和班组。月度维修计划下达方式由铁路局确定,日维修计划与月度维修计划不符时,须经铁路局审核批准。 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垂直检修“天窗”,每次时间不少于240分钟。 各单位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各工区各工种(包括变电设备检修、试验等)在同一停电范围内的作业,应尽量创造条件同时进行,以免重复停电。 返回目录 绝缘部件清扫周期: 1.分段绝缘器和器件式分相器,周期6个月。 2.瓷质绝缘件,周期2年。 3.污秽严重区段由铁路局根据污秽情况确定清扫周期。 返回目录 维修用料必须是经过铁道部认证、并经过鉴定和运行实践证明安全可靠的产品,入库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 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接触网设备监测、检查、检测、检修记录,具体格式由铁路局根据实际需要制定。 返回目录 接触网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要落实“记名”制度,保证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质量。每次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完成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记录,并由负责人、操作人签字。 工长和车间主任要每月检查1次监测、检测、检查及维修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相应的记录上签字。 凡有更换线索、重要零部件、支柱等,应将更换后的设备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记入相应记录中。 返回目录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由铁路局组织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于每年10月底前对设备进行一次整体质量鉴定并报铁道部。 鉴定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接触网设备。 但下列设备可不作鉴定: 1.已封存的设备。 2.本年度新建或已列入当年大修计划的设备。 对本年度新建或大修的设备,其质量状况可按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结果统计。 返回目录 鉴定后的质量等级分为以下三种: 1.优良:主要项目达到优良标准,次要项目全部合格以上标准者。(主要项目、次要项目由铁路局根据设备情况确定) 2.合格:主要项目全部达到合格标准,次要项目多数达到合格以上标准者。 3.不合格:主要项目有一项未达到合格标准或次要项目多数不合格者。 返回目录 优良率、合格率、不合格率公式计算: 优良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优良率=———————————————×100% 设备鉴定总数量(换算条公里) 不合格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不合格率=———————————— ——×100% 设备鉴定总数量(换算条公里) 合格率=1-不合格率 优良率、合格率、不合格率公式计算: 返回目录 各设备及部件的换算系数为: 1.正、站线悬挂 1.00 2.隧道内悬挂 1.30 3.附加导线 0.40 4.高压电缆 0.80 5.线岔 0.12 6.隔离(负荷)开关 0.12 7.绝缘器 0.12 8.避雷器 0.05 9.硬横跨 0.13 返回目录 质量等级的评定按单项设备和整体设备分别进行。接触悬挂、附加导线以条公里为单位;高压电缆以公里为单位;隔离(负荷)开关、避雷器等以台为单位;线岔、绝缘器(含关节式分相)等以组为单位;整体设备以换算条公里为单位。 接触悬挂以跨距为鉴定单元。若在被鉴定的跨距内有一处不合格,即视为该跨距不合格(在悬挂点及定位点处,跨距长度按相邻跨距的平均值计算)。 对一个锚段的接触线、承力索、附加导线等,当接头及补强数量超过规定值后,该锚段即视为不合格设备。 换算条公里数量=∑(设备鉴定数量×换算系数)。 返回目录 各设备及部件的换算系数为: 1.正、站线悬挂 1.00 2.隧道内悬挂 1.30 3.附加导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