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5介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荒漠化的含义:P36 荒漠化类型: 石质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 阅读P37:图2-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 沙漠化地区和人类居住和分布有什么关联?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P38活动 三、荒漠化的危害 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淹没)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成都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土地退化 西北 东南丘陵 风沙 疏松 多暴雨 滥樵 24% 28% 西北地区荒漠化范围: 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 观察上图和课本P36图2-1,试说说图中的景观特征? P36活动: 二、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二、荒漠化的成因 2.人为原因 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 过度放牧 2.地形: 以高原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P 37活动 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4.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植被:植被稀疏,以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温带 荒漠为主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盛 荒漠化 平地沙质 沉积物覆 盖深厚 物质基础 四、荒漠化的防治 1、我国防治荒漠化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2、荒漠化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 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活动:P40: 科尔沁沙地产业见成效 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恢复植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