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掌门1对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掌门1对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一四种不同事物的两两比较
l两根长短不同的木棍。
2.两支粉笔与一盒粉笔。
3.两个田径运动员一快一慢地跑步。
4.两杯水冷热不同。
提问通过比较,同学们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
1.长短不同。2.多少不同。3.快慢不同。4.冷热不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事物的比较随处可见,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测量。
二用投影片显示三张图。
提问图l中横线与竖线是否等长? 图2方框中四条边是否是直线? 图3中?
【点拨】意见可能不统一教师用尺加以确认。
小结对事物的比较和判断仅凭感觉器官是不完全可靠的,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一测量是一种科学的比较
在图中,有a、b两线段,你能说出线段a比线段b长多少吗?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用尺量一下就知道了,可是在古代它却是个大难题,其关键是当时没有比较的标准。
我国夏禹以自己身高定为一丈,一丈的十分之一定为一尺,英国查理曼大帝以自己的足长定为一英尺。这些传说,揭示了一个道理:要合理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测量单位。
又传说,英国有一胖一瘦两位大臣,各用自己的腰围做单位,测量同一10围,胖的说只有7围,结果争执不下。这个传说,又揭示了一个道理:要精确地进行测量,测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测量单位
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其中长度和时间单位规定是:
(1)长度的单位——“米”,符号是m
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 ldm=10-1m 1cm=lO-2m
lmm=10-3m 1μm=10-6m 1nm=lO-9m
(2)时间的单位——“秒”,符号是s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s)”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微秒(s)”等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想一想(1)lcm等于多少纳米?1dm等于多少微米?
(2)12 min等于多少小时?720s等于多少小时?
三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
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当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则要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精确测量时,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等,测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或停表等。
四测量活动
活动1: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
(1)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
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④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准确值为2.6,估读值为0,单位为cm。物体长度为2.60 cm。(2)将测量结果填人下表
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长度f/cm 宽度b/cm
活动2:长度的估测。估测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多请几位同学估测 长度/m 宽度/m 甲 乙 丙 (2)看看哪位同学的估测值接近测量值。
怎样提高估测的准确性?
活动3:时间的测量
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人们是怎样估测时间的?
教师介绍停表的使用方法,请一部分学生用停表来测量老师从门口走到讲台的时问,另一部分学生用手表测量时间。记下停表和手表测量的
用停表或手表先测脉博跳动10次所需时间(学生测时间,教师报跳动次数)。然后用脉搏跳动次数来估测学生从教室前门走到后门的时间,将结果记录在黑扳上。
误差
我们从黑板上的记录发现虽然测的是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但每一次测量结果都不相同。请同学们发表不同看法找出原因。
(1)什么叫真实值?
每个物体的长度都是一定的,这个长度称为真实值。
(2)什么叫测量值?
通过测量得到的值叫做测量值。
(3)什么叫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4)减小误差的方法通过我们的测量活动,又经过大家的讨论分析,现在我们知道了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