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的免疫抑制剂治疗.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再障的IST(免疫抑制治疗)治疗
——标准方案ATG/ALG联合环孢素(CsA)治疗
重型再障治疗流程
ALG/ATG具有T细胞及非T细胞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作用,能去除抑制性T细胞骨髓造血抑制作用。(再障主要发病机制:T 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异常)
机制
无相合同胞供者的再障患者包括:
1、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障;
2、年龄大于4O岁的重型和极重型再障;
3、非输血依赖的非重症再障患者,明显粒缺有罹患感染的危险;
4、没有合适配型供者的年轻重型和极重型再障。
适应症
1、猪源ALG(中国产)剂量为20~30mg/(kg·d)。ATG/ALG需连用5d,每日静脉输注12~18h。并同时输注甲强龙1mg/(kg·d)。
2、CsA每日口服3—5 mg/kg。一般目标血药浓度(谷浓度)为成人150~250ug/L,儿童100~150ug/L。一般推荐疗效达平台期后持续服药至少12个月。
方法
ALG/ATG不良反应
1、急性期包括超敏反应、发热、僵直、皮疹、高血压或低血压及液体潴留。
2、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故不能在输ATG/ALG的同时输注血小板悬液。
3、血清病反应(关节痛、肌痛、皮疹、轻度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一般出现在ATG/ALG治疗
后的1~2周左右。
故甲强龙疗程应足量用至15d,随后减量,一般2周后减完(总疗程4周)。
CsA不良反应
消化道症状、齿龈增生、色素沉着、肌肉震颤、肝肾功能损害,极少数出现头痛和血压变化,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对症处理减轻。
故服用CsA期间应定期检测血压、肝肾功能。
治疗效果
有效率在60~80%之间,5年生存率大约为75~85%。
治疗后可能出现复发。近来由于长期应用环孢素和缓慢减药复发率降至10%左右。
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克隆性疾病,一项研究发现在治疗后的11年里有8%出现MDS/AML、10%发生PNH、11%出现实体肿瘤。
疗效评估
1.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Hb男性达120 g/L、女性达110 g/L,WBC达4×10^9/L,PLT达10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
2.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Hb男性达120 g/L、女性达100 g/L,WBC达3.5 X 10^9/L左右,PLT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
3.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Hb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 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
疗效评估
判定以上三项疗效标准者,均应3个月内不输血。
4.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常规未达明显进步。
参考资料:1、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年)
2、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3、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探讨(2012年)
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