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脉络,把握主旨。?
2、理解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008年是奥运年,华夏子孙以欣喜友好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来宾,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将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展示。外来文化如何更好地走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华儿女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冲击?这些问题一下就摆到我们眼前。今天我们学习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齐读题目。?
谁来讲一下这个题目的意思。?
明确: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特征。“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二、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脉。?
◆本文是否全部在讲麦当劳?(不是)从哪里开始不再谈麦当劳的事情了?(第九节开始)?
可能有学生认为是从第八节开始的。
解析:第八节,是讲麦当劳的中国化过程,正是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本土化这个规律的体现。还是沿着麦当劳的思路在说。而第九节开始讲述“全球化”,似乎不再是单纯的由外而内(外来→本土),而是国际间多向交流了。是深入一层了。?
◆我们先看前八小节。筛选关键信息,把握每小节的意思。
第1段,麦当劳在北京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有很大的不同。(首括句更合适,尾括句是用来引起下文的。?
第2段,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式餐馆就餐的不同感受。或者在麦当劳餐厅里更能体会到平等、民主的氛围。(首括句尾括句均可)?
第3段,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是吸引中国顾客来就餐的重要原因。?
第4段,麦当劳使中国人接受一种新的行为举止。?
以上四节基本都可以用首括句筛选到正确信息,轻松获取小节意。?
第5段,中国百姓以为麦当劳食品富有营养,并且中国政府倡导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
本节没有首括句,也没有尾括句可以现成使用。这就需要整合。本段文字讲述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百姓对麦当劳食品的认识,一方面是政府对其企业精神的提倡。所以,只筛选出其中一方面的,就属于不完整。?
第6段,麦当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中国地方企业形象。?
本小节可能会有人筛选出第一句话作为小节意,经过阅读分析会发现,第一句话引起的不仅是第六小节还有第七小节,这样的句子是不能作为本小节的大意来筛选的,但这样的句子对我们把握文章思路是极有帮助的。?
第7段,麦当劳通过改造情人角、儿童乐园、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来适应中国文化。本节没有首括句,尾括句也是对上述两节的总结,所以只能用文中的关键词提取。?
第8段,从麦当劳的地方化谈外来文化的本土化问题。?
本小节可能会有选第一句作为节意。通过阅读发现,第一句“麦当劳地方化是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体现”这个说法显得笼统,因为“社会文化变迁”这个概念更宽泛。我们可以找出段中举例前的那句话——历史上所有其他外来文化的传入,有被本土化的过程。也就是要充分注意观点句。?
◆总结信息筛选的方法。?
教师出示?幻灯——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1、关注首括句、尾括句和观点句,并注意它关涉哪几节?
2、用文中的关键词整合。?
3、筛选要全面,不能漏了关键信息。?
◆回顾一下前八节讲述的内容。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第二层(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
第三层(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改变体现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规律。?
◆刚才已经知道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讲麦当劳的例子,后半部分阐述全球化问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特点。?
出示幻灯:?
●一事一议,由现象析本质?●?以小见大、由实入虚??
三、把握主旨,理解全球化概念及文化冲撞的双向性?
◆文章通过麦当劳这个案例,想说明什么??
1、全球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
2、文化冲撞引起的变动从来不是单向的,在文化冲撞中,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3、全盘西化不论对反对者还是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4、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不可能被克隆。?
◆如何理解全球化??
出示幻灯?
概念:全球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趋势:异常迅猛、规模空前。?
◆试结合课文中麦当劳的例子,来说说你对于第一句“互动和吸纳”第二句“从来不是单向的”“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的理解。(讨论)?
第一句“互动和吸纳”第二句“从来不是单向的”“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强调交流撞击都是双方的。在麦当劳的例子中?
麦当劳→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