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天门市蒋湖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2.3 机械效率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发布:2016-12-02约4.15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物理八年级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 HWS 1.通过探究动滑轮,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h G 匀速上升 F 动力做功 W= Fs 克服重物做功W= Gh h s F 演示: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G/N h/m W直/J F/N s/m W机/J 2 0.1 1.2 0.2 总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0.2 0.24 有用功 结论: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功,且由于动滑轮自重及摩擦,还需要多做一些功。 1.有用功W有:必须做的功,对我们有用的功。 W有=Gh ——提升物体做功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3.额外功W额:由于额外负担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 ①机械自重W额=G0h ②摩擦W额=f s 2.总功W总:运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W总=FS ——动力做功 4.三者关系: W总= W有+ W额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 拉力所做的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拉力所做的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一、机械效率 1.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符号:η 2.公式: ×100% W有 h = W总 或 W有 h = W有+W额 W总 = W额 1- 理解: 1.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2.机械效率与是否省力、功率大小、提升高度、 绳子的绕法、做功的多少等无关。 3.机械效率只有大小,没有单位。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尽量减小额外功。如改进结构,减轻机械自重;定时润滑,减小摩擦等。 ②额外功一定时,在机械承受范围内尽量增加物重。 离心式水泵60%-80% 汽油机 22%-27% 蒸汽机6%-15%. 电动机 80%-90%.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1.请你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①.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②.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③.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④.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⑤.有用功相同,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⑥.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⑦.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 √ × × × × × √ 2.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 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 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 C 3.某机械的机械效率是75%,说明使用这一装置做功( ) A.总功是额外功的3倍 B.有用功是额外功的3倍 C.总功是有用功的3倍 D.额外功占总功的3/4倍 B 4.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拉着10 N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端移动1 m,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 (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解: (1)F= 1 n (G物+G动) =6N (2)物体上升的距离 = 1 2 (10N+2N) s n h= = =0.5m 1m 2 (3)有用功W有=Gh=10N×0.5m=5J 总功W总=Fs=6N×1m=6J 机械效率η= = =83.3% W有 W总 5J 6J * 1.斜面的光滑程度 2.斜面的高度 3.斜面的长度 4.……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猜一猜: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长木板、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2.把小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 3.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