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化学第六章教学案解析.doc

发布:2017-01-22约1.52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 编号 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 A B C 1 水是重要的溶剂,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 2 溶解现象,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 √ 3 溶液的主要性质 √ 4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 5 常见的乳化现象 √ 6 结晶现象 √ 7 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 8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 9 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 10 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 11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的关系 √ 12 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单一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 13 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 14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一)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本质区别,并体会到我们身边的许多液体都是溶液;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洗洁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动认识乳化现象并了解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4.感受溶液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生活中离不开溶液的观点。 【课前导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这些事例填在下表中: 序号 事 例 应 用 1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2 3 【课堂探索】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制成碘酒,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制成喷洒的药液。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 【活动与探究1】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实验步骤 现 象 1.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观察,静置片刻,再观察现象。 搅拌后 静置后 分层(填“不会”或“会”) 2.取少量泥土或者粉笔灰,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观察,静置片刻,再观察。 搅拌后 静置后 沉降(填“不会”或“会”) 3.取3-4滴食用油,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观察,静置片刻,再观察。 搅拌后 静置后 分层(填“不会”或“会”) 【交流与讨论1】 1.上述实验中,能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的、透明的体系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下同)以肉眼可见的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的是 ,以肉眼可见的小液滴分散到水中的是 。 2.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固体消失的原因吗? 【动画演示】食盐的溶解和蔗糖的溶解。 水由 构成,氯化钠晶体由 和 微粒构成;当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 离子与水分子中的 原子相互吸引, 离子则与水分子中的 原子相互吸引,导致氯化钠固体在水中溶解形成氯化钠溶液,在形成的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在蔗糖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则是 。 【整理与归纳1】 1.物质以 或 的形式 分散到 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 、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征是 。 2.若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 、 的混合物叫 ,例如 分散到水中就是此类情况。 3.若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 、 的混合物叫 ,例如 分散到水中就是此类情况。 【交流与讨论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整理与归纳2】 (1)从宏观角度分析,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从微观角度分析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不同点是:悬浊液与乳浊液都是以 的形式分散的,而溶液以 形式分散。 【观察与思考】1.蒸馏水是溶液吗?为什么? 2.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在空格内填写下列溶液的颜色: 高锰酸钾溶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