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失衡 释梦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 1、儿童的梦:儿童在梦中采取公然满足的方式; 2、成人的化装的梦:要满足的欲望是为意识所禁止的, 不得不以化装的形式来满足; 3、焦虑的梦:这种梦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只是这 欲望已经是他所摒斥的,便产生焦虑。 梦的三种类型 * 第三章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2.人类价值观理论 3.团体过程理论 第一节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每一个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则什么人都不像。” --美国人类学家克洛孔,心理学家莫瑞《自然社会与文化人格》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的划分 (一)个人行为发展理论 从心理学观点出发,研究人类行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相关性。 (二)团体生活发展理论 从社会学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状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年-1939年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 《梦的释义》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弗洛伊德名言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人生有两大 :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人格结构 精神层次 心理性欲 释梦理论 潜意识 意识 前意识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 意识世界只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尖,它在全部精神世界中只占一小部分,而无意识世界则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 人类的行为除了意识状态以外,还存在“前意识”、“潜意识”动机的存在。 1.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受。 2.前意识:需要时,就可以意识到的部分。 3.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觉察到的。 某个人很小的时候曾被猫狗惊吓,也许会在潜意识里留下创伤,导致他成年后厌恶一切毛绒玩具。但他自己并不记得童年遭遇,也困惑于自己对毛绒玩具的负面情绪,因为潜意识中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是不为意识所觉察的——尽管它确实存在并深刻的影响着他。这就是潜意识——存在并施加影响——却不为意识所觉察。 通过催眠、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等途径,也许他最终可以探察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明白这一切心理缘由,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但从这一时刻开始这一部分已经不再是潜意识,而是转化为意识了。 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 层次: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潜意识向意识发展的过渡领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当下意识不到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潜意识 快乐原则: “里比多”的原始的、本能的永恒冲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强烈的寻求发泄和满足。 1.梦是一把钥匙。 2.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异化。 1.在梦中,总是站在悬崖边上。 2.一个朋友穿着我的衣服,偷窥女人洗澡,别人都对他嗤之以鼻。 大部分人类动机是不可见的、无意识的,这种潜意识的动机有力的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团体工作有时要特别注意成员那些不易察觉的行为动机,重视早期生活的潜意识经验。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青春期(12-18岁) 心理性欲 发展阶段 口唇期 从出生到1岁半,快感带主要集中于嘴唇、舌头和口腔黏膜上,是“为吸吮而吸吮的享乐”与满足。 这种吸吮的第一个性目标是母亲胸乳,随后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手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