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导学案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物态变化 温度
主备课:李清 辅备课:向东升 审核:任云富
【学习目标】:
1.记住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比较三种物态的相互转化,即物态变化。
2.复述温度的概念,感知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学习重点】:三种物态的特征
【学习难点】:了解三种物态具有不同特征的原因
【时间安排】 第1课时
预习案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是__________,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是______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是________.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预习思考
1.你有办法将水蒸气变为水,再变为冰吗?试一试,你能行!
2.你知道液体怎样变成气体的吗?
探究案
【合作探究】
学点1 物质存在的状态及其特征
阅读教材第2页,讨论: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那几种形态? 让学生观察图1-1的几幅图片,将其分类
1.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及其特征
名称 形态特点(形状和体积) 举例 固态
液态
气态
学点归纳:
1.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状态存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时,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时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说明 物质存在的形态还有第四态——等离子态;第五态——中子态等.(阅读第4页)
【例1】 有以下5种物品:1.橡皮、2.纯净水、3.钢直尺、4.水银、5.塑料三角板,试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另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学点2 物态变化
思考:物质存在的形态总保持不变吗?比如水以几种状态存在,水的几种状态又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如图1.1-1所示.
甲:冰放在热水中变成水
学点归纳: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1.1 物态变化 温度
【学习目标】:
1.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观察和实验说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总结体温计和实验温度计的异同之处;
【学习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学习难点】:常用温度计的制成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时间安排】 第2课时
预习案
【自主预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用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__________。
2.温度计上的℃表示采用__________温度,它是这样规定的:在大气压为__________帕时,把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__________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_______,用等号______表示。
3.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
探究案
【合作探究】
一.温度和温度的单位
【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接近23℃;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7℃;
人洗澡水的最佳温度为42℃;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8℃左右;
【讨论】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
【活动】教室里的学桌和地砖的温度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
【思考】单凭感觉判断得到的结论是否完全可靠?
【活动】感受水的温度的高低。
【准备】热水、冷水、温水,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放入温水
中,回答感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
学点归纳:
1.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说它温度低。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计作1℃
注意:(1) 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温度”,不能分开读,如 鸽子的正常体温约为“41.8℃”,读“4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