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3运动的快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3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掌握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2、掌握m/s和km/h之间的换算.
3、.掌握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
5、.理解平均速度,掌握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课前预习】
1.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经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cm
C.v甲v乙,s=16m D.v甲v乙,s=8cm
4.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汽车起动 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学习探究】
1、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2、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3、(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
(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由___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两个单位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5、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6、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页“匀速直线运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 1 \* GB3 ①什么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做变速运动?
= 2 \* GB3 ②物体的运动主要分为哪两种?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讨论】
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
归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归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速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