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工区--隧道监控量测土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7-01-09约4.5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沈丹铁路客运专线 技术交底纪要 TJ-3标段 工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 编 号: 隧-01(01) 记 录 者: (签字) 交 底 者: (签字) 技术负责: (签字) 技术部门: (盖章) 日 期:2010年8月17日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沈丹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 工程 隧道工程 交底项目 监控量测 图纸名称、图号 交底内容: 为确保施工监测质量,真正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成立监测管理小组,实行监测质量专人负责制。 监控量测小组:组长 潘登;副组长 刘峰; 成员:各隧道洞口测量人员 人员分工:各洞口测量人员负责洞口布点,测量、负责资料记录整理,潘登、刘峰监督、资料的分析与汇总,上报。 监控量测仪器配备:地质罗盘1台、收敛计1台、水准仪一套、全站仪一套(免棱镜) 隧道以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及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等四项为施工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另外,围岩压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喷混凝土内力等为选测项目。 1.隧道洞内、外观察 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及底板是否隆起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 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一次,观察的内容包括喷射砼、锚杆的工作状况,以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沈丹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 工程 隧道工程 交底项目 监控量测 图纸名称、图号 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观察内容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拱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等。 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测 测点布设: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及拱项下沉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测点布置详见“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点布置示意图”。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侧线布置示意图 (a)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测线示例;(b))))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沈丹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 工程 隧道工程 交底项目 监控量测 图纸名称、图号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断面间距表 围岩级别 量测断面间距(m) 备注 Ⅴ-Ⅳ 5 - 10 Ⅳ 10 - 30 Ⅲ 30 -50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开挖方法 地段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全断面 一条水平线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线,两条斜测线 分部开挖法 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洞内量测点应在复喷砼终凝后一小时内埋设,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各级围岩起、终点必须设量测断面,以掌握各级围岩的位移变化规律。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与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则加大量测频率。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见下表: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沈丹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 工程 隧道工程 交底项目 监控量测 图纸名称、图号 量测频率表 变形速度(mm/d)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 量测频率 ≥5 <b 2次/d 1~5 (1~2)b 1次/d 0.2~1 (2~5)b 1次/2d <0.2 >5b 1次/周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3、地表下沉量测 地表下沉量测只需在隧道浅埋(隧道埋深≤2×隧道最大开挖宽)地段进行,其测点的布置应与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断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