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四章 酶(7周3-4节) .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回顾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重点)
1. 化学动力学基础
2.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 酶反应的其他影响因素
4. 酶的抑制作用
四.酶的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重点)
1. 酶分子的结构特点
2. 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3. 催化作用机制
(1)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
本次课主要内容
四.酶的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
3. 催化作用机制
(2 )酶作用高选择性的机制
(3 )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4. 实例
溶菌酶
丝氨酸蛋白酶
3. 催化作用机制
(2)酶作用高选择性的机制
酶活性部位与底物(过渡态)的互补性是
酶具有专一性的原因。包括:
结构互补
分子识别
电性互补
酶的专一性是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的结果。
3. 催化作用机制
(2)酶作用高选择性的机制
A. 锁钥学说(lock and key model)
B. 诱导契合(induced fit model)
C. 三点结合理论(three sites binding theory)
锁钥学说
(lock and key model)
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具有刚性,酶表面具
有特定形状。
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
诱导契合学说
induced fit model
酶表面没有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是由于
底物的诱导形成了互补形状。
Induced fit in
hexokinase
己糖激酶
酶—底物复合物
“三点结合”的催化理论
酶与底物结合至
少有三个点,故
只有一种完全结
合的形式。
用以解释酶的不
对称(手性)催化
作用。
3. 催化作用机制
(3)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活化能降低(共价及非共价相互作用)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活化能降低
Lowering of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酶促反应:
E + S ES ES EPE + P
反应方向:主要取决于反应自由能变化G
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应的活化能G
(或E )。
a
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
速度。
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proximity and orientation effects
由于酶的特殊结构,能将参加反应的底物
分子结合在活性部位上,使作用基团互相
靠近并定向—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 。
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可使双分子反应速率
提高104 8
~10 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