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评定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行为检核法的关键在于检核表的制定。行为检核法需要很周密的计划,所要检核的行为项目必须事先清楚地确定,任何在观察表上标明为某范围、项目,或答案的记录模式就是检核表的格式,因此清楚的界定范围是很重要的。 例如,一名教师对5岁儿童的数学能力有兴趣,想了解儿童的数学能力究竟怎么样,那么可以如何去准备呢? 首先,在观察前要列出被认为是重要的项目: 其次,观察者要根据以上的项目逐一分项列出标的行为。 例如,根据以上项目,分别的列出数学能力的项目。 当我们对这些检核的项目进行了描述以后,还要将检核的项目依照逻辑加以组织,来构成检核表。在组织的时候,要注意妥善安排,能使人很容易的找出观察的行为。这种组织是依人而定的。就像是到超市购物一样,有些人是根据物品存放的地方来安排购物单,有些人是依据家里人需要的顺序排列。而以下的检核表是根据行为的难易程度排列的。 最后,还要注意尽量使检核表的组织符合观察的目的。我们仍以上述检核儿童数学能力的例子来说明。上述的检核表的目的有二点:1、是指出在入小学时,孩子是否有数学能力。 2、是记录该行为出现的年龄发展。 观察者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观察与记录,知道儿童在哪些方面比较缺乏,在全部观察活动结束后,可以知道孩子个别或团体出现行为的顺序与时间。在学期结束后,还可以与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 评定法 行为检核法 等级评定法 评 定 法 概述 运用步骤 概述 运用步骤 第一节 行为检核法 一、概述 (一)涵义 什么是行为检核法? 又称清单法、检测表单法,是依据观察目的、情境特性与观察者的特性等,事先将一系列行为项目进行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观察者在观察现场判断后逐一检视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法。 行为检核表有两种类型: 观察记录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特定行为表现,记录的方式往往是二选一 用来观察特定时间内,目标行为的表现情况。(从不 偶尔 找案例 如大学生使用手机每个项目多长时间) 你手机上网时一般做些什么? 查学习资料 看电影、聊天、玩游戏 购物 听歌 小说、看新闻 发微博 其它 娱乐 学习 交往 消费 (二)适用时机 1.能明确地了解或定义目标行为 2.欲了解行为在特定情境下的发生状况 (三)主 要 特 征 1.必须事先设计好行为检核表 2.观察者的选择度高 3.行为需推断的程度低 4.可提供个别行为与同类型行为出现的资料 5.通常事先设定观察时间,便于系统安排 6.多采用封闭式填答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观察过程紧密围绕观察目标而开展 结果便于分析和讨论 结果有多种运用的可能 可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外的其它资料 不能详细描述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前因后果 观察的信度受到质疑 观察记录可能受限于观察时间 不适用于同一时间的观察行为 摒除观察过程中的突发行为 二、 行为检核法的运用 1.确定观察目的,列出重要项目 2.定义并列出目标行为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4.拟定并完善记录表格 5.实际观察与记录 6.分析记录结果并解释 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理解能力清单记录表 例:5岁儿童数学能力检核表 (1)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 检核表的制定 1、认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知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名称。 3、能从一背诵到十。 4、会由一对一的对应,对应到十。 5、有大小长短的概念。 6、知道首先的、中间的及最后的。 7、 了解“较长”、“较少”的意义。 (2)列出目标行为 当老师说到下列形状的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是 否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3)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题 项 : 是 否 1、当提到形状名称时,能把形状挑出来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2、可以数一到十 3、可以正确地说出下列形状名称 圆形 四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4、显示对于下列关系概念的了解 大于 小于 长于 短于 5、能作一对一的对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