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师面对面】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解析.ppt

发布:2016-11-11约3.63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________的变化量相同,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________为恒量.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______.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______. 【跟踪训练】 1.(单选)(2015年珠海摸底)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答案】D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1∶v2∶v3∶…∶v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s1∶s2∶s3∶…∶s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2.(单选)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3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2 s、3 s,则这3段路程之比应为(  ) A.1∶2∶3 B.1∶3∶5 C.1∶4∶9 D.1∶8∶27 【答案】D 【解析】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3∶5∶…∶(2N-1),得三段路程之比为1∶(3+5)∶(7+9+11)=1∶8∶27,所以答案应选D.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仅在______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2)实质:初速度为______的____________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1)特点: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________,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大小: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它随纬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无特殊说明,g一般取________m/s2;粗略计算时,g可取________m/s2. (3)方向:____________. 【答案】B 【解析】氢气球、铅球均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都相同,高度相同,所以下落时间也相同. 【答案】D 四、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竖直上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__________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vt=_______________. (2)s=________________. (3)v-v=____________. (4)两个特征量:最大高度h=__________;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运动时间t=__________. 【跟踪训练】 5.(单选)(2014年湛江调研)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回到抛出点的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物体(  ) A.落地速度小于抛出速度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答案】D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的对称性,可知选项A、C错误;由于竖直上抛运动只受重力的作用,无论在上升过程、下降过程还是在最高点,物体的加速度都为g,故选项B错误,D正确. 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有多种方法,可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 s经过的位移为24 m,在第二个4 s经过的位移为60 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大小. 答案 2.25 m/s2 1.5 m/s 一题一得 运动学问题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存在一题多解.复习中应注意熟练掌握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且能够熟练推导和变形,掌握这些运动规律的应用,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到用最简单的公式求解.另外对于运动学问题,一定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 (2013年大纲卷)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