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航空公司财务对比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姓名:江静
MBA专业200903期课程班
学号:2009241050132
国内上市航空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航空公司有南方航空、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及上海航空。此外,还有在B股市场上市的山东航空。鉴于山东航空规模较小,此处以四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为主予以比较。 一、经营成果比较 三季报显示,SARS因素对于各航空公司的影响已相继消除。由于定位及经营策略的不同,各航空公司受SARS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通过比较第三季度经营成果及2002年相关数据,以剔除SARS这一非常因素的影响,反映各公司正常年份的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下同)。 从季报来看,尽管各上市航空公司三季末仍表现为累计净亏损,但是,以第三季度为报告期的经营业绩已全面盈利,其中以上海航空最为突出。在主营业务收入迅速回升的基础上,由于免缴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原因,上海航空的毛利率水平大幅提高至31%,同时,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95亿元、每股收益0.27元、净资产收益率11.50%,均超过了其2002年全年水平。南方航空及东方航空也在报告期内取得了强劲增长,实现净利润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74%及87%。相比之下,海南航空由于旅游旅客占比较大,市场启动较慢,毛利率降低,而年内财务杠杆继续放大,因此,报告期内仅实现微利。 与行业发展趋势一致,各航空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不断增长。2002年度,四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南方航空在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指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海南航空及上海航空则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尤其是海南航空,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并购重组及扩张战略,公司近3年的年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47%。作为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与上海航空虽然在规模上、市场地位上尚无法与三大直属航空集团抗衡,但是,长期积累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及相对灵活的运行机制使其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2002年度,上海航空以净资产收益率8.28%、海南航空则以每股收益0.25元及毛利率29.15%的业绩分别在四家公司中名列第一。 从收入构成来看,四家公司均以航空运输业务为主,除上海航空外,其余四家公司航空运输收入均高达90%以上。其中,南方航空及海南航空更加集中于旅客运输业务,仅客运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分别达到90%、92%,东方航空则在货邮运收入方面相对突出,占比为19%。从客运收入地区分布来看,南方航空国内航线收入占78%,而东方航空的地区及国际客运收入占比则超过了其国内航线收入达52%。 从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看,2002年,各航空公司在财务费用方面出现了较大差距,海南航空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高达11%,远远超出其余四家6-7%的水平,这与各家航空公司财务结构相关。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及东方航空2002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76%及79%,而海南航空在近年来主要是利用举债融资的方式进行高速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升至85%,2003年9月末更是升至92%,高财务杠杆比例已形成了较重的财务负担。 二、财务状况比较 (1)资产规模比较 南方航空是四家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航空公司之一。虽然规模经营并非必然体现为盈利能力,但是,航空业的规模化经营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如,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在飞机采购、租赁、保险及销售代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选择同一机型或同系机型时在航材采购及储备、飞机维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随着规模的扩大,航空公司通常会争取更多的航线及航班资源,从而在飞机调度及收益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有效,这些都将转化为成本优势。同时,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在优化航线网络、增强市场影响力及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 (2)资产管理效率比较 由于票款回收的效率较高,上海航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效的财务结算系统以及营销系统为公司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由于尽可能选择同系机型且运营基地集中,上海航空在四家公司中存货金额相对较低,存货周转速度也较快。此外,从资产结构来看,南方航空及上海航空更加集中于固定资产,其中作为产生经济效益的直接来源的飞机及发动机占比分别达到64%、62%(数据来源:2002年年报),高比例的核心资产配置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总资产周转率。 经比较可见,南方航空和上海航空资产结构较优,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高,资产管理效率良好。 (3)偿债能力比较 民航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国内外航空公司在经营中普遍运用财务杠杆,行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截止三季度末,南方航空的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68%,在四家公司中为最低,在未来形成较大的举债融资空间及扩张潜力;而海南航空由于近年来主要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