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管理.ppt

发布:2019-02-12约2.2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不仅使城市区别于乡村,影响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反映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现代化程度。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内容,深刻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以此认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内容的融资和运营管理。 重点难点: 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和特性;了解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叫市政工程设施,或城市公共设施。 ? 对它的理解,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解释 1、城市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镇生产、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城镇居民生活的根本保障 ; 2、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关系到市民生命安全的大事; 3、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以下内容: 工程性基础设施: 1、城市能源设施 ; 2、城市供水排水设施; 3、城市交通设施; 4、城市邮电通信设施; 5、城市生态环境设施; 6、城市防灾设施; 社会性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1、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 2、能力形成的同步性和建设的超前性; 3、运转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4、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和垄断性。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原则 1、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 2、统筹规划, 注重同步性和超前性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4、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市场化改革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管理 1、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的定义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是指政府、企业、个人等融资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过程。 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 政府财政支出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配套费 土地批租收入 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企业化经营收入 利用国内外贷款 3、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即政府、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营进行管理的过程。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 : 公营模式 公私合营模式 私营模式 第三节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 一、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的现状 1、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 2、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公用事业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指导改革的系统性 政策法规; 2.投资能力明显不足,与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要求尚有较 大差距; 3.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有效竞争体制尚未形成 ; 4.城市公用事业价格体系不合理,缺乏激励性定价机制; 5.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三、促进我国公用事业健康发展的策略选择 阅读材料:教材P191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概念是由土 耳其总理厄扎尔于 1984 年正式提出的。我国将 BOT 模式称之为“特许 权融资方式”,它具有民营化、全额投资、特许期和垄断经营四个基本 特征。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BOT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特许权协 议,将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 般为国际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运 营和维护,并回收成本、 偿还债务和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 所有权无偿移交签约方的政府部门。实质上,BOT 模式是指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