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2.ppt

发布:2019-02-16约8.75千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四、水运网规划 (一)水运网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水运网一般分为内河和海运两部分。内河水运网规划任务是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河流的综合利用和航道特点,构建一个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相适应的河海相通、干支相连的内河运输网。 内河航道网规划的内容有:内河航运量的调查与预测,航道等级与通航里程的发展目标,航道、港口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划分,航线走向、标准与整治措施等。 (二)航道规划的技术要求 中国内河航道可分为六级,由于运量和船队标准不一,对航道有着不同的要求 枯水期最小航道尺度 航道 等级 通航驳船等级∕t 天然渠化河流∕m 人工运河∕m 曲率半径 ∕m 桥净高∕m 浅滩水深 底宽 水深 底宽 一 3000 3.2 75~100 5 60 900~1200 12.5 二 2000 2.5~3 75~100 4 60 850~1000 11 三 1000 1.8~2.5 60~80 3 50 700~900 10 四 500 1.5~1.8 45~60 2.5 40 600~750 7~8 五 300 1.2~1.5 35~50 2.5 30 200~500 4.5~5.5 六 50~100 1~1.2 20~30 2 15 150~400 3.5~4.5 (三)港口规划 1.港口类型。 2.港址选择。 规模:有特大型港口(年合吐量大于3000万吨)、大型港口(年吞吐量1000~3000万吨)、中型港口(年吞吐量100~1000万吨)及小型港口(年吞吐量小于100万吨); 位置:有海港、河港、湖港及水库港等; 用途:有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和避风港等。 根据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港址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自然条件;港口总体布置的技术上可能性和施工上便利性;建港投资和港口管理、运营的经济性。 3.港口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①是要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 ②是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经济潜力,是影响港口吞吐量最直接的因素,必须作出合理而科学的预测,作为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 ③要从港口体系的角度选择港址,使各港口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的港口群体,避免一城一港、重复建设。 ④要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条件,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⑤自由贸易港的选址应与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相结合。 长江岸线资源分布图 ? 五、航空港规划 (一)航空港的技术经济要求 机场等级 用途 日起飞次数 跑道/m 净空/km 长度 宽度 侧宽 端长 特级 国际、国内特大型飞机 101以上 3200 ≥60 2 >20 一级 国内、国际远程航线 50~100 2700 ≥52 2 20 二级 国内、国际中程航线 21~50 2000 ≥45 2 20 三级 短途航线 11~20 1400 ≥40 2 14 四级 地方航线 ≤10 400 ≥30 2 4 注:由于机型日益趋大,机场的跑道也相应延伸拓宽。 (二)机场位置选择 机场位置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有充分的机场用地,合理设置跑道位置。 ②考虑自然条件,满足净空要求。如机场最适宜坡度0.5%~2%,地基条件良好,少暴雨、大雾和鸟类,净空区内人工和自然障碍物的高度均有一定限制:在1500m内小于8m,5000m内小于200m。 ③与城市有合理的间距。既不影响城市环境,又能在30min内到达城市。一般要求机场距城市10km以外、40km以内,距离过近或过远均不合适。 ④与机场导航通讯影响的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功率10kV的广播电台应离导航台5km以远,330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应在2km以外。 (三)航线开辟 空运航线开辟主要根据国际和国内客货运输的需要,组成以首都和大城市为中心的航空网,以及省会至省内中心城市、大型工矿区和边缘地区的地方航线。1996年中国民用航空线876条,其中国际航线98条,国内航线757条,地区航线21条,民用机场142个,民用飞机750架,组成以波音737(130架)为主要机型的机群,完成客运量5555万人,货邮运量115万吨,客货总周转量80.6亿吨千米。今后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