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7《金蝉脱壳》第二课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总第19课时 主备人:曾先进(天王)
课 题:7金蝉脱壳
教学内容: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1.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复习生字词。 3.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能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 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四.体悟方法,感受自然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仔细观察的作用,理清作者观察与写作的顺序。
1.作者细致的观察:脱壳——背、头、尾
变色:背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身上 深绿色——棕黑色
2.作者准确的用词。
如:动词 抽搐、抖动、仰、扑、抓、抽、颤动……
颜色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棕黑色又黑又亮、透明发亮、灰白色……
3.作者写作的条理:爬上树丫——脱壳——变色
五.探索自然,激发情感
1.学完课文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认为还有哪些事,今后你也能去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3.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极淡的绿色 腾空向后仰
脱——背 ——头钻出来——蝉尾出壳 向前扑
深绿色 用力一抽
色:灰白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黑色 触角——白色的光环
变
形:折叠 一点点——盖住身子 长长地拖在身后
作 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2.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3.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用眼睛看自然。(写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注意学生的朗读指导,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体会描写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会写,掌握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