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比较(t检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利用SPSS进行均值比较 —— t 检验
2
t 检验
一、单样本均数t检验(单样本t检验,one sample t test)
二、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配对t检验,paired samples t test)
三、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成组t检验,two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3
一、单样本 t 检验
适用于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目的是检验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与已知总体均数(一般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差别。
练习题:
已知某水样中含碳酸钙的真值为 20.7mg/L,现用某法重复测定该水样12次,碳酸钙的含量分别是20.99、20.41、20.10、20.00、20.91、22.60、20.99、20.42、20.90、22.99、23.12、20.89,请问该法测定碳酸钙含量所得的均值与真值有无差异?
4
1.输入数据
5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 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x”→输入检验量
6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 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x”→输入检验量
7
3.得到结果
经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t=1.70,P=0.111。
按照α=0.05水准,说明样本数据和均值没有差异,即不能认为通过某方法测得的均数与真值不同。
8
二、配对 t 检验
适用于配对设计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目的是检验两相关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是否有差别。
配对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配对的两个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之后的数据;②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标本的两个部分,随机分配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
③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9
二、配对 t 检验
配对t检验数据来自:
10
1.输入数据
11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厌氧”和“微需氧”;“厌氧”“需氧”各组成一对变量
12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厌氧”和“微需氧”;“厌氧”“需氧”各组成一对变量
13
3.得到结果
经配对t检验,两组P均为0.000,
按照α=0.05水准,说明说明厌氧与微需氧,厌氧和需氧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14
三、 成组 t 检验
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目的是检验两样本所来自总体的均数是否相等。(完全随机设计是将受试对象随机地分配到两组中,每组对象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处理效应。)
两独立样本t检验要求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两总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
若两总体方差不齐,可采用t’检验,或进行变量变换及用秩和检验方法处理
15
三、 成组 t 检验
16
1.输入数据
17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Result”→输入分变量“Group”→定义组“1(控制组)”“2(实验组)”
18
2.进行分析
操作: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选择检验变量“Result”→输入分变量“Group”→定义组“1(控制组)”“2(实验组)”
19
3.得到结果
F=0.600,P=0.442>α=0.05,说明方差齐性;
t=0.622,P=0.536>α,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差异不显著,因此接受自我教导训练没有必要
20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选择
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中的t值计算过程相同,只是t界值不同,对同一资料做单侧检验更容易获得显著的结果。单双侧检验的选择,应在统计分析工作开始前决定,缺乏这方面的依据时,一般应选用双侧检验。
SEE YOU SOON!
THANK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