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上.docx

发布:2018-01-19约1.7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复习提纲2017.12.26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地球卫星图片、海边看远处的船只。3、大小:赤道周长4万千米。考点:坐地日行八万里。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线纬线的特征(本初子午线、赤道),见书本P8表格内容。2、经纬度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200W、1600E)经纬网:给图和无图,给点能够判断位置,即判读经纬度等。(大题:目标检测P8-9)三、地球的运动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且会用语言表述如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定义、方向、周期、原因)2、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公转知识:日期、节气、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大题:目标检测P11-12)地图(一)地图基本知识 1.依据情况选择地图 2.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3.运用地图解决问题(二)等高线地形图1、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的判别(大题:目标检测P19-20)2、判别河流流向3.判断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特点以及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五、中国的位置和疆域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最东最南最西最北四点的名称)2、中国的位置的评价(海陆兼备、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3、疆域大带来的影响(东西跨60多个经度,距离5200千米带来的影响是:时差;南北跨近50个纬度,距离5500千米的影响是:跨温带和热带,自然环境差异大)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邻国4、中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六、行政区划行政区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七、人口和民族 1、人口地理界线的位置(黑河-腾冲),此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差异。 2、会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运用此图会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阐述人口分布与自然,人文要素的关系。比如,地形、气候、经济等与人口分布的关系。4、中国的人口问题与政策目前的人口问题人口政策:建国初鼓励生育——1979年计划生育——2013年单独二胎——2016年全面二胎(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5、主要少数民族,通过图片识别(书本P44) 主要民族的节日(书本P45)(目标检测P29-30)八、中国地形 1、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两个方面描述):地形种类多样,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地势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最主要的地形区: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四大盆地的名称和位置(书本P51) 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流向;在阶梯分界线处水能资源丰富。 4、山脉:三级阶梯分界线处的山脉和(书本P49) 我国主要的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名称和位置综合大题(目标检测P33-35)九、中国气候1、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和词语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阴晴、降水、风力和风向、雾霾等符号。3、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点要在方格里;平滑曲线。描述气候特征常用的词语:>=200C 高温 >=50mm 多雨<=00C 寒冷 <=10mm 干燥公式“时间+气温+降水”等温线图(1、7月):冬季和夏季中国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特点、会看温度(读温度低的地区:面状,读点的温度);00C等温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此线南北的河流结冰情况。等降水量图: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与00C等温线一致。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夏秋多,冬春少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中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雨极”:火烧寮;“干极”:托克逊4、季风我国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和夏季的方向、来源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的特点:雨热同期,即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综合大题(目标检测P38-4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