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蒋村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废物分五类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 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 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常见于意外事故,如被利器刺伤、不加防护而接触传染性物质等因素所造成。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1、做好标准预防:概念: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2 、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佩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除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外,还应带防护眼镜;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有污染操作者身体的可能时,还应穿上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服; 5、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1、针刺伤的处理: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 3、污染眼部等粘膜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注意要持续按压) *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培训 院感控制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卫生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不断从制度建设着手,建立医疗质量管控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医院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责任、义务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减少医院感染、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3、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7、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8、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9、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规范 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4、必须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 5、带水的物品防入液体化学消毒剂中,会降低有效浓度? 6、注重消毒/灭菌因子,充分暴露于作用因子下,对作用剂量、浓度、强度和时间必须保证,才可以确保其消毒效果可靠。 ? 消毒隔离措施 ??一、无菌操作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做各项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操作后 应洗手。 3、按要求做到正确洗手、手消毒以及使用手 套。每项操作之间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管理 1、有消毒隔离制度 2、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3、台面、地面保持干净、干燥、无污垢。 4、物品严格定位放置,标识明确;一次性物品与非一次性物品应分 层摆放 5、确保无菌物品无过期;无菌物品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时间 6、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 7、止血带一人一巾一用 8、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9、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 层为污染区;锐器盒置于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 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10、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天一次,每次≥30 分钟。紫外线灯每周
显示全部